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订立 > 如何确定合同诈骗行为

如何确定合同诈骗行为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10.22 · 1405人看过
导读:确定合同诈骗行为可从多方面判断。主体上无实际履行能力却诱骗对方签合同等;主观有非法占有目的且致使财物无法返还;客观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后逃匿;签订履行中设违约陷阱。符合这些特征可能构成合同诈骗,被侵害人可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刑责,也可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损失。
如何确定合同诈骗行为

一、如何确定合同诈骗行为

确定合同诈骗行为,可从以下方面判断:主体方面:行为人无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履行的方法,诱骗对方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或假冒他人名义签订合同。主观方面: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如携款逃匿、挥霍骗得财物等,致使无法返还。客观行为: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如虚构单位或货源等;收受对方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担保财产后逃匿。签订履行过程:在合同签订、履行中故意制造违约陷阱,迫使对方违约并“没收”财物。若符合上述特征,可能构成合同诈骗,被侵害人可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其刑事责任,也可通过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损失

二、如何确定合同是否构成诈骗

确定合同是否构成诈骗,可从以下方面判断:主观故意:看行为人签订合同时有无非法占有目的。比如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以骗取对方财物。若一方故意夸大自身履约能力,诱使对方签约,就可能存在主观故意。行为表现:考察是否实施欺诈行为。包括虚构主体、虚假担保、编造履约能力等。如用假身份与他人签合同,骗取货物后消失。履行情况:看是否有实际履行行为。有履行诚意者会积极履行合同,诈骗者可能以各种理由拖延或拒绝履行,或仅作小部分履行以稳住对方。财物处置:若取得财物后用于挥霍、非法活动或转移财产逃避返还,很可能构成诈骗。

若怀疑合同诈骗,可收集证据报警,由司法机关认定。

三、如何确定合同的管辖权法院

确定合同管辖权法院,可按以下规则:

首先,尊重当事人约定。根据《民事诉讼法》,合同当事人可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地点的人民法管辖,但不得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规定。

若当事人未约定管辖法院,则适用法定管辖。一般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对于合同履行地,有约定从约定;无约定或约定不明,争议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动产的,不动产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其他标的,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即时结清的合同,交易行为地为合同履行地。

在明确如何确定合同诈骗行为后,我们进一步思考。合同诈骗一旦认定,不仅会使受害者遭受经济损失,还可能引发一系列法律纠纷。比如,受害者该如何通过合法途径追回损失,以及在合同诈骗案件中,证据的收集和保存至关重要,它是维护自身权益的关键。若您对合同诈骗行为的相关问题,如如何收集有效证据、怎样通过法律程序挽回损失等仍有疑问,不要错过获得专业解答的机会。赶快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提供精准且详细的指导,帮您拨开迷雾,清晰应对合同诈骗相关事宜。

网站地图
更多

合同订立最新文章

遇到合同订立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