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情形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如下:
1.协商一致解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解除合同。
2.劳动者过错解除: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因欺诈等致使劳动合同无效;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无过失性辞退: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另行安排的工作;不能胜任工作,经培训或调岗仍不能胜任;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合同无法履行,经协商未能就变更合同达成协议。
4.经济性裁员:企业经营困难等符合法定情形时,可裁减人员。
二、哪些情形下债权受保护,哪些情形下债权无效
债权受保护的情形:
1.合法有效的债权债务关系,如基于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等产生的债权。合同需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内容合法。
2.诉讼时效内主张权利。一般债权诉讼时效为三年,在时效内通过书面催款、起诉等方式中断时效,可获法律保护。
债权无效的情形:
1.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6.主体不合格,如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以外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债权无效自始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债权人无法通过法律强制实现债权。
三、哪些情形下抢劫可以判处死刑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以下情形下抢劫可能判处死刑:
入户抢劫的,即进入他人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抢劫。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如公交车、地铁等。
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持枪抢劫的。
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需注意,具体量刑要综合全案情节判断,法院会根据案件事实、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等多方面因素,审慎决定是否适用死刑。
当我们探讨哪些情形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时候,除了文章中提到的常见情形,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值得关注。例如,员工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即便未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用人单位也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另外,当员工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时,用人单位也可依法解除。这些情况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引发诸多争议。如果您对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具体情形,如解除程序是否合法、自身权益如何保障等还有疑问,不要迟疑,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团队将为您详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