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诉后还能保留诉权吗
起诉后仍可保留诉权。诉权是当事人向法院起诉和应诉,请求法院以国家审判权保护其合法权益的权利。
在某些情况下,即便已起诉,诉权依然存在。如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撤诉,无论是申请撤诉还是按撤诉处理,都意味着本次诉讼程序终结,但当事人仍有权就同一纠纷再次起诉,保留了诉权。另外,若法院判决当事人败诉,当事人在符合上诉条件时,可通过上诉继续行使诉权;若判决生效,还可在法定情形下申请再审来维护自身权益。不过,需注意受一事不再理原则限制,若不符合条件重复起诉,法院不予受理。
二、起诉后还能离婚吗
起诉后当然有可能离婚。离婚诉讼中,法院会依据夫妻感情是否破裂来判定是否准予离婚。
若原告能举证证明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比如存在重婚或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等法定情形,法院经审理查证属实,大概率会判决离婚。
即便不存在上述法定情形,但夫妻双方确实感情彻底破裂无和好可能,法院也会综合各方面因素考量后作出离婚判决。不过,如果一方坚决不同意离婚,而又不存在法定离婚情形,法院首次判决可能不准离,原告需在判决生效后六个月再次起诉,第二次起诉时法院判决离婚的可能性通常会增加。
三、起诉后还能再撤诉吗
民事诉讼里,起诉后大多能撤诉,这是当事人对自身诉讼权利的处置。法院宣判前,原告可申请。但准不准得法院裁定,法院会看是否合法及自愿,损害公共或他人权益可能不准。
刑事诉讼中,公诉案件检察院起诉,被害人一般不能撤,检察院撤需法定情形。自诉案件,宣告判决前,自诉人能和解或撤诉,不过同样要法院审查。总之,撤诉需按法定程序和条件,最终由法院决定。
当探讨起诉后还能否保留诉权时,我们要知道这并非简单的是非题。在一些特定情形下,即便已经起诉,仍有可能保留部分诉权。比如在诉讼过程中发现有新的证据或事实,可能会基于此补充诉求,这其实也是一种诉权的延续体现。又或者诉讼请求经审理部分未获支持,对于未被处理的合理诉求,依然存在再次主张权利的可能性。你是否对起诉后诉权保留的具体情况感到疑惑呢?若想深入了解更多细节,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精准剖析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