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中连带责任是怎么认定的
连带责任的认定主要依据以下几点:
①法律明确规定。如某些侵权行为、合伙关系等法律明确规定需承担连带责任。
②当事人约定。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对某些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③共同行为导致损害。数人共同实施侵权行为等,造成他人损害的,需承担连带责任。
④代理行为。代理人与被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连带责任。
在认定连带责任时,各连带责任人对外均需对债务承担全部责任,对内则根据各自过错等因素确定分担份额。若其中一人承担了全部责任,可向其他责任人追偿。例如,甲乙共同侵权致丙损害,甲乙对丙承担连带责任,丙可向甲或乙要求全部赔偿,甲赔偿后可向乙追偿其应承担的部分。
二、民法典中连带责任保证是如何认定的
连带责任保证的认定,需依据《民法典》相关规定。首先,保证合同中明确约定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保证的,按照约定认定。比如合同写明“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保证”字样。其次,若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也推定为连带责任保证。
在连带责任保证中,债权人有权在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后,既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直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保证人在承担保证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例如,甲向乙借款,丙为连带责任保证人,借款到期甲未还,乙可直接要求丙还钱,丙偿还后可向甲追讨。需注意,认定连带责任保证对当事人权利义务影响重大,务必准确把握合同约定及法律规定。
三、民法典中连带保证责任期间是多久
根据《民法典》规定,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期间由保证人与债权人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在保证期间内,债权人未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需注意,保证期间不因任何事由发生中断、中止、延长的法律后果。此规定旨在明确连带责任保证中保证期间的确定规则及效力,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促使债权人及时行使权利,维护交易秩序与安全。
当我们探讨民法典中连带责任是怎么认定的这个问题时,除了文中提到的常见认定情形,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值得关注。比如在合伙关系中,合伙人对合伙债务通常承担连带责任,若部分合伙人清偿债务超过自己应承担份额,有权向其他合伙人追偿。另外,在代理行为中,如果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代理人和第三人需承担连带责任。你是否在某些法律关系中对连带责任的认定存在疑问呢?要是对于连带责任的具体认定范围、追偿流程等还有困惑,不要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律师将为你详细解读。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