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自诉 > 重婚罪的行为主体如何认定

重婚罪的行为主体如何认定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10.07 · 1804人看过
导读:重婚罪行为主体认定包括两类人:一是已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者,“结婚”含法律结婚(到婚姻登记机关登记领证)与事实结婚(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且周围群众认为是夫妻);二是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者。认定时需综合调查双方婚姻状况、生活方式、周围群众证言等多方面证据来判断是否构成重婚罪行为主体。
重婚罪的行为主体如何认定

一、重婚罪的行为主体如何认定

重婚罪的行为主体认定主要有以下方面。

首先,重婚罪的主体包括两类人,一类是已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的人,这里的“结婚”包括法律上的结婚和事实上的结婚。

法律上的结婚是指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登记领取结婚证

事实上的结婚是指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周围群众也认为他们是夫妻关系。

另一类是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人,这种情况要求行为人明知对方有配偶,仍与之结婚,若不知道对方有配偶而与之结婚,则不构成重婚罪。

在认定过程中,需要通过调查双方的婚姻状况、生活方式、周围群众的证言等多方面证据来综合判断,以确定是否构成重婚罪的行为主体。

二、重婚罪的行为主体是否包括无配偶者

重婚罪的行为主体通常包括有配偶者再与他人结婚的情况,而对于无配偶者是否构成重婚罪存在一定争议。

从法律规定来看,重婚罪要求主体是有配偶的人。

因为只有在有配偶的情况下,再与他人结婚才会破坏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

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果无配偶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也可能构成重婚罪。

例如,甲明知乙有配偶,仍与之办理结婚登记,这种行为就符合重婚罪的构成要件

但如果无配偶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与有配偶者结婚,由于其主观上没有故意破坏婚姻关系的故意,通常不构成重婚罪。

总之,重婚罪的行为主体主要是有配偶者,但在特定条件下,无配偶者也可能构成重婚罪。

三、重婚罪的行为主体如何认定标准

重婚罪的行为主体认定标准主要如下:

首先,重婚罪的主体包括两类人,一类是已有配偶的人,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又与他人结婚;

另一类是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人。

已有配偶的人,这里的“配偶”是指法律上登记结婚的配偶,包括事实婚姻中的配偶。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又与他人办理结婚登记,或者虽未办理结婚登记,但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均构成重婚。

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人,这种情况强调主观上的明知。

如果行为人不知道对方有配偶而与之结婚,不构成重婚罪。

例如,通过他人介绍,误以为对方未婚而与之结婚,事后得知对方有配偶的,不应认定为重婚罪。

总之,重婚罪的行为主体认定需综合考虑婚姻状态、结婚行为以及主观明知等因素。

重婚罪的行为主体认定并不简单。除了大家熟知的有配偶者与他人结婚这种典型情况外,还有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情况也算。比如在现实中,有些人可能并不清楚对方已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与之建立婚姻关系,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仔细甄别是否构成重婚罪。对于重婚罪行为主体认定相关的诸多细节,像如何判断“明知”等问题,如果您还有疑问,或者想深入了解重婚罪行为主体认定在具体案例中的判定方法,那就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吧,专业法律人士会为您详细解答,消除您的困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