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违约 > 法律上违约金是当事人约定的赔偿金吗

法律上违约金是当事人约定的赔偿金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10.06 · 1577人看过
导读:违约金与当事人约定的赔偿金有相似处但不等同。违约金按约定或法律规定,违约方需支付,兼具补偿与惩罚性。约定的赔偿金是违约时违约方支付一定数额赔偿。二者都旨在弥补损失,不过违约金有法定性,数额可调整;约定的赔偿金更重意思自治,司法实践中遵循公平合理原则审查,二者在多方面存在差异。
法律上违约金是当事人约定的赔偿金吗

一、法律上违约金当事人约定的赔偿金

违约金与当事人约定的赔偿金有相似处,但不能简单等同。违约金是指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或者法律直接规定,一方当事人违约的,应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它兼具补偿性与一定惩罚性。

约定的赔偿金,通常指当事人事先约定在违约情形发生时违约方需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赔偿

从功能上看,二者都旨在弥补因违约行为给对方造成的损失。然而,违约金具有一定法定性,其数额约定如果过高或过低,当事人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调整;而约定的赔偿金更强调当事人意思自治,不过在司法实践中也会遵循公平合理原则审查。所以不能笼统说违约金就是当事人约定的赔偿金,二者在法律性质、具体规则运用等方面存在差异。

二、法律上违约金过低调整的标准是什么

违约金过低调整的标准主要依据实际损失。根据《民法典》规定,当事人主张约定的违约金过高请求予以适当减少的,人民法院应当以实际损失为基础,兼顾合同的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综合因素,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予以衡量,并作出裁决。

一般而言,若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增加。法院通常会考量违约方因违约行为所获利益、守约方为挽回损失支出的合理费用等,综合确定调整后的违约金数额,以尽量使违约金与实际损失相当,平衡双方利益,维护公平正义及合同交易秩序。

三、法律上违约金最多支持多少

违约金的上限在法律上有不同规定。一般来说,根据《民法典》,当事人主张约定的违约金过高请求予以适当减少的,人民法院应当以实际损失为基础,兼顾合同的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综合因素,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予以衡量,并作出裁决。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认定为“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

例如,因违约造成损失10万元,若违约金约定超过13万元左右,可能会被认定过高而调整。但在一些特殊合同中,如民间借贷中,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所以违约金上限需依具体情况结合相关法律规定判断。

当我们探讨法律上违约金是否是当事人约定的赔偿金时,会发现其中蕴含着诸多细节。违约金的确是当事人在合同中预先约定的,一旦一方违约,另一方就有权依据约定获得相应赔偿。但违约金和赔偿金并不完全等同。比如在一些情况下,违约金的数额可能是固定的,而赔偿金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损失来计算。并且,如果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当事人还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你是否对违约金和赔偿金的区别仍有疑问呢?若想进一步了解关于违约金的具体适用、如何确定合理数额等问题,点击网页底部的 “立即咨询” 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

合同违约最新文章

遇到合同违约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