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治安管理 > 拘留是如何执行

拘留是如何执行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10.05 · 1482人看过
导读:拘留分为行政拘留、刑事拘留和司法拘留,执行方式各异。行政拘留由公安机关送拘留所执行,通知家属,期限一般不超15日,合并不超20日。刑事拘留由公、检决定,公安执行,出示拘留证,24小时内通知家属并讯问,不当拘留立即释放。司法拘留由法院决定交公安执行,被拘留人可复议,复议期间不停。
拘留是如何执行

一、拘留是如何执行

拘留分为行政拘留刑事拘留司法拘留,执行方式有所不同。

行政拘留由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送达拘留所执行。在执行前,公安机关会及时通知被拘留家属拘留期限一般不超过15日,合并执行不超过20日。

刑事拘留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决定,公安机关执行。执行时,须出示拘留证。拘留后,除无法通知或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外,应在24小时内通知被拘留人家属,并在24小时内进行讯问。发现不当拘留,必须立即释放。

司法拘留由人民法院决定并交公安机关执行。法院应制作《拘留决定书》,被拘留人对决定不服,可申请复议一次,但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

二、拘留执行期间有哪些注意事项

拘留执行期间注意事项如下:

1.配合公安机关:被拘留人应如实回答公安机关的询问,按照要求提供相关信息,配合调查工作。

2.遵守拘留所规定:在拘留所内,要遵守各项管理规定,包括作息时间、生活秩序等。

3.保障自身权益:若认为拘留决定有误或自身权益受损,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4.家属知情权:执行拘留的公安机关应及时通知被拘留人家属拘留的原因和羁押处所。

5.律师会见:被拘留人有权委托律师,律师可依法会见被拘留人,了解案件情况并提供法律帮助。

总之,被拘留人在拘留执行期间,要正确认识自身处境,依法依规行事,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三、拘留执行期间能否申请保外就医

拘留执行期间一般不能申请保外就医。保外就医通常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

拘留是一种短期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若在拘留执行期间发现被拘留人患有严重疾病,短期内有死亡危险的,经拘留决定机关批准,可以停止执行拘留。

但这并非严格意义上的保外就医。保外就医需满足罪犯身患严重疾病,短期内有死亡危险;原判无期徒刑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后减为无期徒刑的罪犯,从执行无期徒刑起服刑七年以上,或者原判有期徒刑的罪犯执行原判期限(已减刑的,按减刑后的刑期计算)三分之一以上(含减刑时间),患严重慢性疾病,长期医治无效等一系列法定条件,且要经过法定程序审批。所以单纯拘留执行期间不符合保外就医的适用情况。

当我们探讨拘留是如何执行的时候,要知道拘留分为不同类型,执行方式也各有不同。行政拘留一般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在拘留所进行关押。司法拘留是由人民法院决定,同样在拘留所执行。而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紧急情况下对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若你对拘留执行的具体流程、不同拘留类型的适用条件等还有疑问,不要错过获取准确解答的机会。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读拘留执行相关的各类问题,为你提供清晰、准确的法律指引。

网站地图
更多

治安管理最新文章

遇到治安管理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