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类 > 行政赔偿 > 行政赔偿如何立案

行政赔偿如何立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9.24 · 1776人看过
导读:行政赔偿立案有其程序。赔偿请求人要递交含受害人情况、赔偿要求、事实理由等的申请书并附证明材料。赔偿义务机关收到申请后在规定期限审查,符合条件受理立案,不符则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材料不齐或表述不清的,应一次性告知补正内容。请求人若认为不予受理决定违法,可申请复议或诉讼保障权益。
行政赔偿如何立案

一、行政赔偿如何立案

行政赔偿立案需依一定程序。首先,赔偿请求人应递交赔偿申请书,写明受害人基本情况、具体赔偿要求、事实及理由等事项,并附上相关证明材料。

赔偿义务机关收到申请后,会在规定期限内进行审查。若符合立案条件,应予以受理并作出立案决定;不符合的,应作出不予受理决定并说明理由。

对于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表述不清楚的,赔偿义务机关应一次性告知赔偿请求人需补正的内容。

赔偿请求人认为赔偿义务机关不予受理决定违法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推动行政赔偿案件进入合法处理程序。

二、行政赔偿如何计算利息

行政赔偿利息一般按照同期银行活期存款利率计算。自赔偿决定生效之日起计算至赔偿款项实际支付之日止。若赔偿款项分阶段支付,则各阶段分别计算利息。利息的计算基数通常为应支付的赔偿金额。例如,某行政赔偿决定确定应支付10万元,自决定生效后3个月才实际支付完毕,期间同期银行活期存款利率为0.3%,则利息为100000×0.3%×3÷12=75元。需注意,具体计算方式可能因不同地区、不同案件情况而有所差异。

三、行政赔偿如何计算

行政赔偿的计算通常依据以下原则:

1.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

2.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造成身体伤害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护理费,以及赔偿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减少的收入每日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最高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五倍;造成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护理费、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康复费等因残疾而增加的必要支出和继续治疗所必需的费用,以及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按照国家规定的伤残等级确定,最高不超过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造成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对其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

3.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权造成损害的,按照直接损失给予赔偿。

在了解行政赔偿如何立案后,我们进一步探讨。立案后,后续的审理过程也至关重要。比如,如何确定行政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这关系到赔偿责任的认定。还有,赔偿金额的计算依据是什么,是按照直接损失还是包括间接损失等。这些问题都与行政赔偿立案紧密相关。若你在行政赔偿立案及后续相关问题上仍有疑惑,比如不知道如何准确提供立案所需材料,或者对赔偿范围界定不清等,不要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帮你理清行政赔偿立案及相关流程中的复杂问题。

网站地图
更多

行政赔偿最新文章

遇到行政赔偿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