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虚假诉讼需承担哪些民事责任
虚假诉讼指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通过虚构事实、伪造证据等手段,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承担的民事责任主要有:一是赔偿责任,若虚假诉讼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如财产损失、维权费用等,行为人要承担赔偿责任。二是罚款、拘留,法院可根据情节轻重对虚假诉讼的参与人予以罚款、拘留。此外,法院会驳回虚假诉讼原告的请求,若诉讼过程中存在伪造证据等行为,法院也可依法收缴相关证据材料。虚假诉讼浪费司法资源,损害司法权威和他人权益,司法机关打击力度不断加大。
二、虚假诉讼需要法院移送吗
虚假诉讼是否移送法院,需视具体情况而定。在审理过程中,若法院发现可能存在虚假诉讼情形,会依职权进行调查核实。
一旦查实构成虚假诉讼,情节较轻的,法院可根据情节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会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会将案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最终由法院定罪量刑。
比如,当事人通过伪造证据等手段提起民事诉讼,企图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法院经审查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等存疑,经调查确属虚假诉讼,就会按上述程序处理,并非单纯由法院决定是否移送,而是多部门协同处理,以维护司法秩序和当事人合法权益。
三、虚假诉讼需要承担哪些法律后果
虚假诉讼是严重违法行为。首先,根据《刑法》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其次,虚假诉讼行为会导致诉讼被驳回,还可能面临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因虚假诉讼给对方造成损失的,要承担赔偿责任。此外,虚假诉讼情节严重还会被列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等,影响个人信用和生活、工作。总之,切勿实施虚假诉讼行为,否则将面临严厉法律制裁。
虚假诉讼所承担的民事责任远不止我们所阐述的这些。一旦虚假诉讼被认定,除了要承担对方因此遭受的经济损失赔偿责任外,还可能面临对司法秩序的扰乱所导致的其他间接损失赔偿。例如,因虚假诉讼致使对方为应对诉讼产生的额外费用,如律师费、差旅费等。而且,虚假诉讼的行为可能会被法院在后续的民事判决中作为考量因素,影响相关民事权益的分配。你是否对虚假诉讼需承担的民事责任还有更多疑问呢?要是对于虚假诉讼民事责任的范围界定、赔偿计算方式等存疑,就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精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