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不给员工工资,该怎么办
公司不给员工工资,属于典型的劳动报酬争议。首先,员工可与公司进行协商,明确告知公司支付工资是其法定义务,要求尽快足额支付。若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会责令公司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会责令其加付赔偿金。
员工也可直接申请劳动仲裁。需准备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能证明劳动关系及工资数额的证据。仲裁委受理后,会依法裁决公司支付工资。若员工对仲裁结果不服,还可在规定期限内向法院提起诉讼。总之,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获取劳动报酬的权益。
二、公司不给员工合同需要赔偿吗
公司不给员工合同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但不一定是赔偿。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员工可先与公司沟通索要合同,若公司仍不提供,员工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通过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相应的二倍工资差额等。需注意,劳动仲裁有时效限制,一般为一年,要及时主张权利。
三、公司不给员工交社保可以起诉吗
公司不给员工交社保,员工可以起诉。
这属于劳动争议范畴。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有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法定义务。若公司未履行,员工有权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员工可先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责令公司补缴社保。若对处理结果不满意,或劳动监察部门未有效解决,可申请劳动仲裁。仲裁委将根据具体情况裁决公司补缴社保等。若员工对仲裁结果仍不服,可在规定期限内向法院提起诉讼。在起诉时,需准备好劳动合同、工资条等能证明劳动关系及公司未交社保事实的证据。通过法律程序,促使公司履行其法定的社保缴纳义务,保障员工的社保权益。
当面临公司不给员工工资的情况时,员工有多种途径可维护自身权益。首先可与公司进行协商,明确工资发放的具体情况及原因,争取和平解决。若协商无果,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其介入调查处理。还能申请劳动仲裁,通过法律途径来保障自己应得的工资。另外,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保留好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作记录、工资条等。如果对于公司不给工资后具体该如何与公司协商、向监察部门投诉的流程或者劳动仲裁的细节等还有疑问,别错过点击网页底部的 “立即咨询” 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提供精准有效的帮助,让你的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