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成年犯罪如何应对
①司法保护: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讯问和审判时,应当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
②教育矫治:注重对未成年罪犯的教育和挽救,设置专门的少年法庭,采取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庭审方式,如不公开审理等。
③轻罪从宽: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④附条件不起诉:对于未成年人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规定的犯罪,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符合起诉条件,但有悔罪表现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
二、未成年犯罪会记录在案吗
未成年犯罪记录一般会封存。
依据《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旨在帮助其更好地回归社会,避免因曾经的犯罪记录而受到过度影响,保障其在升学、就业等方面有相对公平的机会。
三、未成年犯罪会累犯吗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犯罪不会构成累犯。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而未成年人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不满足累犯要求的前后罪均为成年人犯罪这一条件。即便其成年后再次犯罪,也不能认定为累犯。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从宽处理原则,旨在给予其改过自新的机会,促进其更好地回归社会。所以,从法律角度明确,未成年犯罪不会构成累犯。
未成年犯罪是一个严肃且复杂的社会问题。当面临未成年犯罪如何应对时,首先要及时了解相关法律程序。比如,家长需要清楚未成年人犯罪后的处理流程,从公安机关介入到后续可能的法庭审判等环节。同时,对于未成年犯罪者及其家庭而言,教育和引导至关重要,要帮助他们认识到错误,走上正轨。如果您正为此类问题困扰,或是想深入了解在不同情形下对未成年犯罪的应对策略,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团队将为您提供全面、准确且具有针对性的解答,助您妥善处理相关难题。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