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解的协议怎样才会产生效力
调解协议产生效力需满足以下条件:
1.调解协议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2.调解协议经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或者按指印,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印章。
3.法律规定需要司法确认的,经人民法院依法确认后,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力。
若调解协议满足上述条件,即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当事人应按照协议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如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协议,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据调解协议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二、调解协议生效需满足哪些条件
调解协议生效需满足以下条件:
1.当事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调解协议,未经法定代理人追认,不发生法律效力。
2.意思表示真实。即当事人签订协议是出于自愿,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
3.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4.形式符合要求。一般需采用书面形式,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盖章,并注明日期。
5.经调解员审核并签字确认。调解员需对协议内容进行审查,确保符合法律规定和公平公正原则。
6.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协议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若一方不履行协议,另一方可以依法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三、调解协议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调解协议无效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是因重大误解订立的调解协议,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二是在订立调解协议时显失公平的,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变更或撤销。
三是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调解协议,受损害方有权请求变更或者撤销。
四是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调解协议无效。
五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调解协议无效。
六是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调解协议无效。
七是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调解协议无效。
若调解协议存在上述无效情形,当事人可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如申请法院确认协议无效等。
当我们了解了调解协议产生效力需满足的条件后,在实际运用中可能还会遇到一些具体问题。比如,若发现调解协议存在部分内容不太明确,影响后续履行,该怎么办?或者在一方申请强制执行调解协议时,法院具体会按照怎样的流程和标准来执行?这些都是与调解协议效力密切相关的拓展问题。如果您在处理调解协议相关事宜时,对这些拓展内容存有疑问,不要烦恼,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您精准解答,助您顺利应对各种法律问题,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