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决书下来了对方上诉还用开庭吗
1.对方上诉后,法院通常会组织开庭审理。这是因为上诉是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满而向上级法院提出的诉求,上级法院需审查上诉理由。
2.开庭审理能让双方当事人充分表达意见、进行举证质证,确保诉讼程序公正,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3.不过,在特殊情况下,如上诉请求明显不成立等,上级法院可能进行书面审理,但这种情况较少。所以,一般而言,对方上诉后是需要开庭的。
二、判决书上诉后二审一定需要开庭审理吗
不一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规定,二审案件并非全部需要开庭审理。
在民事诉讼中,二审法院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不开庭审理。不过,对于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时,如果发现有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基本事实不清等情形,通常会开庭审理。
刑事诉讼里,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第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上诉案件等应当开庭审理;其他案件,经阅卷、讯问被告人、听取其他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合议庭认为事实清楚的,可以不开庭审理。
三、判决书上诉后对方反诉是否也需开庭
判决书上诉后对方反诉通常是需要开庭审理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反诉是被告在本诉进行中针对原告提出的独立反请求。上诉审中若对方提出反诉,法院一般不会直接合并审理作出判决。
因为一审中未提出反诉,二审直接审理反诉可能剥夺当事人对反诉部分的上诉权。通常法院会先对反诉进行调解,若调解成功,可制作调解书结案;若调解不成,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但无论调解结果如何,在实践中大多需要通过开庭来组织双方对反诉请求进行陈述、举证、质证等,以查明案件事实,保障双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所以大概率会安排开庭。
当判决书下来后,大家关心上诉还用开庭吗这个问题。一般来说,上诉案件并非都要开庭审理。大部分上诉案件会通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等方式,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的上诉案件,不开庭审理。但要是出现新的事实、证据或理由,法院就可能会开庭审理。所以上诉是否开庭取决于具体情况。你是收到判决书后打算上诉吗?对于上诉流程中的其他疑问,比如上诉期限怎么算、如何提交上诉状等,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律师会为你详细解答,助你清晰应对上诉相关事宜。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