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中侵占财物的情形有哪些
侵占财物主要有以下情形:一是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例如,甲受托保管乙的财物,却私自将其变卖且拒绝归还。二是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比如,在商场捡到他人遗忘的钱包,明知是他人财物仍据为己有。需要注意的是,侵占罪的构成要求数额较大,具体标准各地可能有所不同。若达到一定数额且符合上述行为特征,就可能构成侵占罪,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法律上侵占财物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侵占财物在法律上的责任需分情况而定。
若侵占财物数额较小,不构成犯罪,属于民事侵权。被侵占人可通过民事诉讼要求侵占人返还财物,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若侵占财物数额较大,可能构成侵占罪。依据《刑法》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或者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不过侵占罪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即需被害人自行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
三、法律里侵占财物需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侵占财物可能承担民事和刑事两类法律责任。
在民事方面,依据《民法典》,侵占他人财物属侵权行为。财物所有权人有权要求侵占者返还财物,若财物受损,可要求赔偿损失。侵占者需承担返还原物、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在刑事方面,根据《刑法》,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且拒不交还的,构成侵占罪。犯侵占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需注意,侵占罪是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即需被害人自行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
当我们探讨法律中侵占财物的情形有哪些时,这背后有着复杂的法律界定。除了常见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这种典型情况外,还有如拾得他人遗失物,拒不归还,也可能构成侵占。比如在某些公共场所捡到他人遗落的贵重物品,失主多次索要仍不归还,就可能面临法律责任。并且,对于埋藏物,如果明知是他人埋藏于此,而擅自挖掘并据为己有,同样属于侵占财物的情形。你是否遇到过类似财物被侵占的疑惑呢?若对侵占财物的具体认定、相关法律后果等还有不解,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