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夫妻债务 > 离婚期间故意写借款协议算什么行为

离婚期间故意写借款协议算什么行为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5.25 · 1464人看过
导读:离婚期间,一方故意写有利于自己、损害对方权益的协议,可能构成恶意隐瞒、转移夫妻共同财产或欺诈。若属隐瞒、转移财产,分割财产时该方会少分或不分,离婚后发现的对方可起诉再分割;若存在欺诈,受欺诈方可在一年内请求撤销协议。认定此类行为需结合多方面判断,发现时要及时收集证据,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
离婚期间故意写借款协议算什么行为

一、离婚期间故意写借款协议算什么行为

1.在离婚期间一方故意写有利于自己、损害对方权益的协议,可能构成恶意隐瞒、转移夫妻共同财产欺诈。若为隐瞒、转移财产分割财产时该方会少分或不分,离婚后发现的对方有权起诉再分割;若存在欺诈,受欺诈方可在一年内请求法院撤销协议。

2.解决措施和建议:

首先,认定此类行为要结合协议内容、双方行为和证据判断。

其次,一旦发现对方有这种行为,要及时收集相关证据。

最后,应通过法律途径,如起诉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离婚期间故意写借款协议是否构成欺诈行为

离婚期间故意写借款协议可能构成欺诈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事法律行为要基于真实意思表示。若一方在离婚期间故意虚构借款协议,目的是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让对方承担虚假债务以减少对方财产分配,此行为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损害了对方合法权益,可认定为欺诈。

受欺诈方发现后,可向法院请求撤销该借款协议。法院审理时,会对借款的真实性进行审查,如款项交付凭证、资金来源、借款用途等。若查明是虚假借款,不仅借款协议会被撤销,实施欺诈一方还可能在离婚财产分割时少分或不分财产。

三、离婚期间故意写借款协议是否构成违法

离婚期间故意写借款协议可能涉嫌违法。若一方为在离婚时多占财产,与他人串通虚构债务、故意写借款协议,这属于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人民法院可根据情节轻重对其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民法典》规定,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所以,这种故意写借款协议的行为不仅违法,还可能让行为人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当探讨离婚期间故意写协议算什么行为时,除了这种行为本身,还有相关的衍生问题值得关注。若一方在离婚期间故意写协议来隐瞒、转移夫妻共同财产,这不仅可能导致财产分割时另一方权益受损,还会引发后续的财产追回问题。财产追回过程可能涉及诸多法律程序和证据收集。而且,故意写虚假协议还可能影响子女抚养权的判定,法院会综合考量双方的诚信和行为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若你对离婚期间故意写协议的行为定性、财产追回以及抚养权受影响等问题还有疑问,别错过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

夫妻债务最新文章

遇到夫妻债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