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诽谤罪由谁来立案的
1.诽谤罪的立案侦查部门通常有规定。
一般由犯罪行为地或被告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负责立案侦查。
若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诽谤案,则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2.公安机关与检察院的工作流程。
公安机关接到报案或发现线索后,会依法展开调查取证,确定是否存在诽谤事实及是否构成犯罪。
检察院在审查起诉阶段,会全面审查案件,涵盖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等,以此决定是否提起公诉。
3.诽谤罪的构成条件。
需有捏造事实并散布的行为,能贬损他人人格、破坏名誉等。
且要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若只是轻微诋毁言论,通常不构成犯罪,可能受治安管理处罚。
二、诽谤罪立案后如何进行后续法律程序
诽谤罪立案后,后续法律程序如下:
侦查阶段:由公安机关对案件展开调查,收集犯罪嫌疑人有罪或无罪、罪轻或罪重的证据材料。可能会询问证人、讯问犯罪嫌疑人、勘验检查等。
审查起诉阶段:侦查终结后,公安机关会将案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会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决定是否提起公诉。若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会向法院提起公诉;若认为证据不足,可能退回补充侦查。
审判阶段:法院受理检察院提起的公诉后,会安排开庭审理。庭审中,控辩双方会进行举证、质证、辩论。法院根据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法律规定作出判决。若被告人不服判决,可在规定时间内上诉。
整个过程中,被害人可委托诉讼代理人维护自身权益。
三、诽谤罪立案后嫌疑人权利如何保障
诽谤罪立案后,嫌疑人权利可从多方面保障。
其一,获得法律帮助权。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可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提供法律帮助。
其二,知悉权。嫌疑人有权知悉被指控的罪名和理由,侦查机关应如实告知,保障其对案件情况的了解。
其三,申请回避权。若认为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等与案件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的处理,嫌疑人可申请其回避。
其四,辩护权。嫌疑人可自行辩护,也可由辩护人依据事实和法律,提出其无罪、罪轻或减轻、免除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
其五,申诉控告权。对于侦查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犯其诉讼权利和人身侮辱的行为,嫌疑人有权提出申诉或控告。
当探讨诽谤罪由谁来立案时,除了明确一般是由公安机关进行立案外,还有一些相关要点值得注意。比如,如果涉及到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诽谤案件,可能会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而且在自诉案件中,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诽谤案件,被害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这些不同的情况在立案主体上有所差异。你是否对诽谤罪立案主体的具体情形还有疑问呢?要是对于诽谤罪立案过程中的细节、不同主体立案的条件等问题仍存困惑,那就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精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