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规定行使代位权必须要满足哪些条件
行使代位权需满足以下条件:
首先,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且到期。此为基础前提,若债权本身不合法或未届清偿期,则无代位权行使基础。
其次,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即债务人应当行使且能行使却不行使。
再者,债务人怠于行使债权的行为影响债权人的到期债权实现。若未对债权人造成实质影响,也不符合条件。
然后,债务人的债权已到期,且该债权不是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如基于扶养关系、抚养关系、赡养关系、继承关系产生的给付请求权等,债权人不得行使代位权。只有同时满足这些条件,债权人才可行使代位权。
二、民法典中行使撤销权需满足什么条件
《民法典》中不同情形下撤销权行使条件不同:
1.重大误解: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撤销。重大误解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品种、质量等产生错误认识,使行为后果与自己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
2.欺诈: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撤销。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违背真实意思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也可撤销。
3.胁迫: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撤销。
4.显失公平: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撤销。
三、民法典中行使撤销权需满足哪些条件
《民法典》中不同情形下行使撤销权的条件不同:
1.重大误解: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撤销。即当事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品种等发生错误认识,使行为后果与自己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
2.欺诈: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撤销;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违背真实意思实施,对方知道或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也可撤销。
3.胁迫: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撤销。
4.显失公平: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撤销。且撤销权应在除斥期间内行使。
当探讨民法典规定代位权必须要满足哪些条件时,除了已解答的核心条件外,还有一些相关要点值得关注。比如,代位权行使的范围是否有明确界限呢?根据法律规定,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到期债权为限。另外,行使代位权产生的必要费用由谁承担呢?通常情况下,由债务人负担。这些都是与代位权条件紧密相关的问题。如果你对民法典规定代位权必须要满足的条件,以及行使范围、费用承担等方面还有疑问,别让困惑困扰你,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精准。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