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决书已执行怎样结束执行
执行完毕,执行程序一般自然终结。法院执行机构执行时,执行款项到位、财产交付或特定行为履行,达成执行目标,执行法院会下终结裁定,执行程序正式落幕。
当事人自行和解并履行完的,申请人书面申请法院终结执行。法院核实和解协议履行情况后,依法裁定终结。之后执行记录存档,案件执行程序结束。
二、判决书执行完毕后怎样正式终结执行
当判决书执行完毕后,通常按以下方式正式终结执行:
首先,执行法院应制作执行结案通知书。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执行完毕属于执行结案的方式之一,法院需明确执行案件已完结的事实。
然后,送达相关材料。法院会将执行结案通知书送达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以及其他相关当事人,告知执行程序已正式终结。
最后,进行结案处理。执行法院会对该执行案件进行内部的结案操作,将案件相关材料整理归档。至此,执行程序正式终结,各方当事人应受终结执行结果的约束,不得就该执行事项再启动执行程序,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三、判决书执行完毕后如何正式终结执行
判决书执行完毕后,通常按以下步骤正式终结执行:
首先,执行法院会对执行情况进行核查,确认申请执行人的权利是否已全部实现,比如金钱给付义务是否足额履行、特定行为是否完成等。若经核查确定执行完毕,法院会制作终结执行裁定书。该裁定书需载明案件的基本信息、执行情况以及终结执行的法律依据等内容。
之后,法院会将终结执行裁定书送达给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以及其他相关人员。送达后,执行程序正式终结。从法律层面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执行完毕的,执行法院应当以“执行完毕”方式结案,至此整个执行程序结束。
当我们探讨判决书已执行怎样结束执行时,除了基本的执行完成流程,还有一些相关情况值得关注。比如,如果在执行过程中存在执行和解,达成和解协议并履行完毕后,执行程序也可结束。另外,若被执行人确实无财产可供执行,经法院审查符合条件的,也可能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然而,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并不意味着执行彻底结束,一旦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申请执行人可随时申请恢复执行。要是你对判决书执行结束的具体操作、执行和解的效力等还有疑问,别错过获取精准答案的机会,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员将为你解惑。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