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逮捕他人
在刑事诉讼里,要是有证据能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犯罪事实,且可能被判徒刑以上刑罚,满足下面情况得逮捕:
可能再犯罪;
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社会秩序;
可能毁灭证据、干扰证人;
可能报复被害人等;
企图自杀或逃跑。
要是可能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徒刑以上刑罚,曾故意犯罪或身份不明,也应逮捕。被取保、监视居住的违反规定且情节严重,也能逮捕。
二、刑事中公民在哪些情形能自行逮捕人
在刑事诉讼里,公民不拥有“逮捕”权,不过有扭送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对于下列情形的人,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处理:一是正在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二是通缉在案的;三是越狱逃跑的;四是正在被追捕的。
扭送是公民同犯罪作斗争的一种合法方式,目的是协助司法机关及时制止和查获犯罪嫌疑人。但公民扭送后应尽快将嫌疑人交给司法机关,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不能擅自对嫌疑人进行长时间拘禁或其他不恰当处置。
三、刑事逮捕他人后嫌疑人有哪些合法权利
犯罪嫌疑人被刑事逮捕后,依法享有多项合法权利。
在人身权利方面,享有生命权和健康权,禁止刑讯逼供、体罚虐待。在辩护权利上,有权委托辩护人,若因经济困难等原因未委托,符合条件可申请法律援助律师。在知悉权方面,有权知悉被指控的罪名、案件情况,侦查人员讯问时,应告知如实供述可从宽处理等规定。
还享有申请回避权,若认为侦查人员等与案件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的处理,可申请其回避。在申诉控告权上,对超期羁押、非法取证等侵权行为,有权提出申诉或控告。此外,在被讯问时,对与本案无关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
当探讨刑事什么情况下可以逮捕他人时,除了基本的法定情形外,还有一些相关要点值得了解。逮捕后,犯罪嫌疑人的家属有权利及时获得通知,司法机关需在逮捕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将逮捕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告知家属,除非存在无法通知的情形。并且,逮捕后案件会进入侦查羁押阶段,这个阶段是有期限限制的,一般不得超过二个月,特殊情况经批准可以延长。如果你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了涉及逮捕他人的相关疑问,比如逮捕程序是否合法、超期羁押如何处理等,不要让疑惑困扰自己。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解惑。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