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遗产继承可以指定哪些人
遗产继承门道不少。
首先,被继承人能用遗嘱指定法定继承人范围内的人继承。法定继承人有先后顺序,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其次,被继承人也能通过遗赠把财产给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个人,像朋友、慈善机构等。但受遗赠人要在六十日内表明接不接受。
最后,遗嘱得给没劳动能力又没收入的继承人留份额,保障其基本生活。
二、遗产继承指定继承人有哪些法律限制
遗产继承指定继承人主要受以下法律限制:
主体限制:遗嘱人只能在法定继承人范围内指定一人或数人继承遗产。若指定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获得遗产,在法律上属于遗赠。
必留份限制:遗嘱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若未保留,法院会先为该继承人留下必要遗产,剩余部分再按遗嘱处理。
内容和形式限制:指定继承人的遗嘱内容必须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同时,遗嘱要符合法定形式,如自书遗嘱需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并注明年月日。
处分权限限制:遗嘱人只能处分自己合法所有的财产,无权处分他人财产,否则涉及他人财产部分的指定无效。
三、遗产指定继承的范围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依据《民法典》,遗产指定继承即遗嘱继承,遗嘱人可指定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数人继承遗产。法定继承人范围包括: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遗嘱人通过遗嘱指定继承人时,应遵循法律规定,遗嘱需符合形式要件,如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等。同时,遗嘱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若遗嘱无效部分所涉及的遗产,应按法定继承办理。所以,遗嘱指定继承范围限定在法定继承人内,且要保证遗嘱合法有效并保障特定继承人权益。
当探讨遗产继承可以指定哪些人时,除了明确指定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数人作为继承人外,还能指定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作为受遗赠人。这里需要注意,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而且指定遗产继承时,需要确保遗嘱的形式和内容符合法律规定,否则可能会影响遗嘱的效力。要是你对遗产指定继承的具体流程、遗嘱效力认定等问题还有疑问,别错过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让专业法律人士为你解惑。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