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胁迫行为撤销期限是多久
根据《民法典》规定,因胁迫而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当事人受胁迫,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需注意,撤销权行使期限属于除斥期间,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一旦超过法定撤销期限,撤销权即消灭,受胁迫方不能再请求撤销相关民事法律行为。
二、受胁迫订立合同的撤销权行使期限咋定
依据《民法典》,受胁迫订立合同的撤销权行使期限有明确规定。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此“一年”为除斥期间,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若当事人在该期限内未行使撤销权,撤销权消灭。
同时,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同样消灭。这意味着即使胁迫行为持续时间较长,从合同订立起算五年内未行使撤销权,权利也不再受法律保护。所以,受胁迫方应在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及时行使撤销权,最长不超合同订立后的五年。
三、受胁迫订立合同撤销权行使期限是多久
受胁迫订立合同,撤销权行使期限为一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撤销权消灭。
需注意,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同样消灭。这“五年”是客观的除斥期间,不适用中止、中断等规定。
若受胁迫方想撤销合同,应在上述规定期限内,通过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的方式行使撤销权。
在探讨胁迫行为撤销期限是多久之后,我们还需关注与此紧密相关的一些问题。例如,在胁迫行为撤销后,双方因该行为所产生的财产关系如何处理。如果存在基于胁迫而进行的财产转移等情况,撤销后可能需要恢复原状或进行相应的赔偿。另外,在举证证明存在胁迫行为时,需要哪些关键证据也是大家关心的。不同类型的胁迫行为,所需的证据也会有所不同。若你对胁迫行为撤销期限、撤销后的财产处理或是举证证据等问题仍有疑问,不要错过获取专业解答的机会,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让专业法律人士为你解惑。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