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纠纷 > 合同欺诈负有哪些责任

合同欺诈负有哪些责任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4.16 · 1533人看过
导读:合同欺诈需承担多种责任。民事上,欺诈方要返还因欺诈取得的财产,无法返还则折价补偿,还需赔偿包括直接和可得利益损失在内的因欺诈导致的损失。行政方面,依情节轻重,可能被罚款、吊销营业执照。刑事上,构成合同诈骗罪的,按数额大小等情节处以不同刑罚,从三年以下到无期徒刑不等,还会并处罚金等。
合同欺诈负有哪些责任

一、合同欺诈负有哪些责任

合同欺诈需承担民事、行政及刑事责任

民事上,欺诈方应承担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责任。受损方有权要求欺诈方返还因欺诈取得的财产,若财产无法返还则折价补偿;因欺诈导致的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欺诈方都应赔偿

行政方面,根据情节轻重,可能面临罚款、吊销营业执照处罚

刑事上,若欺诈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要承担相应刑罚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二、合同欺诈中受损方有哪些法律救济途径

合同欺诈中受损方主要有以下法律救济途径:

民事救济:受损方有权依据《民法典》,以欺诈为由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合同。合同被撤销后,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需返还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有过错的一方应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此外,受损方也可要求欺诈方承担违约责任

行政救济:欺诈行为违反行政管理规定的,受损方可向相关行政部门举报。如涉及消费欺诈,可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行政部门有权依法对欺诈方作出行政处罚

刑事救济:若欺诈行为符合合同诈骗罪构成要件,受损方可向公安机关报案。一旦认定犯罪成立,欺诈方要承担刑事责任,同时,受损方还可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

三、合同欺诈受害者可通过哪些法律途径维权

合同欺诈受害者可通过以下法律途径维权:

协商和解:与欺诈方直接沟通,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和平解决纠纷

申请仲裁:若合同中有仲裁条款或事后达成仲裁协议,可向约定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仲裁一裁终局,程序简便且效率较高。

起诉讼:受害者可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合同、确认合同无效。若合同被撤销或确认无效,欺诈方应返还财产、赔偿损失。此外,还可要求欺诈方承担违约责任,赔偿经济损失。受害者需注意收集相关证据,如合同、聊天记录、付款凭证等,且应在诉讼时效主张权利

当探讨合同欺诈负有哪些责任时,除了已知的责任内容,还有一些关联问题值得关注。合同欺诈可能导致合同被撤销,那么被欺诈方因履行合同所遭受的其他经济损失该如何主张赔偿呢?此外,若欺诈方通过合同欺诈获取了非法利益,在承担相应责任后,这些非法利益又该如何处理呢?这些都是与合同欺诈责任密切相关的重要问题。如果你在合同事务中遭遇了欺诈,或者对合同欺诈责任的具体判定、赔偿等方面还有疑问,不要错过解决问题的机会。赶快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让专业法律人士为你解惑。

网站地图
更多

合同纠纷最新文章

遇到合同纠纷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