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权损害赔偿范围有哪些内容和方法
侵权损害赔偿范围:
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其他合理办法计算,像物品损坏就按修复花费或重新购置价格赔偿。我曾处理过类似案件,当时就是这么定损的。
人身损害:治疗和康复的合理费用,像医疗费、护理费等都算,还有误工减少的收入。残疾或死亡还有额外赔偿。
精神损害: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且后果严重,被侵权人能要精神赔偿。
赔偿方法:
能恢复原状就恢复,不行就赔钱。
双方先商量赔偿数额,谈不拢被侵权人可起诉,法院会依法判定。
二、侵权损害赔偿责任认定有啥法律标准
侵权损害赔偿责任认定一般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
在过错责任原则下,需满足四个要件。一是有加害行为,即行为人实施了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二是有损害事实,包括财产和人身损害;三是加害行为与损害事实间有因果关系;四是行为人主观有过错,含故意和过失。
无过错责任原则,不考虑行为人有无过错,只要其行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除非有法定免责事由,都应担责,如产品缺陷致损等情况。
公平责任原则是双方对损害发生都无过错,依实际情况,由双方分担损失,像见义勇为中受益人适当补偿救助人。认定时需综合考量各因素确定责任及赔偿范围。
三、侵权损害赔偿的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侵权损害赔偿举证责任分配一般遵循“谁主张,谁举证”原则。
通常情况下,受害人需承担以下举证责任:一是证明侵权行为存在,即加害人实施了侵害行为;二是证明损害后果,如身体伤害、财产损失等;三是证明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四是证明加害人存在过错(过错责任情形)。
不过,在一些特殊侵权案件中,举证责任会发生倒置。比如环境污染侵权纠纷,由加害人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建筑物等脱落、坠落致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对自己没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当探讨侵权损害赔偿范围有哪些内容和方法时,除了已经了解的基本赔偿范畴,还有一些关联要点值得关注。比如,赔偿费用的支付方式也是重要问题,是一次性支付还是分期支付,不同方式对双方权益有不同影响。另外,若侵权行为造成了精神损害,精神损害赔偿的标准和评定方法也需要明晰。在实际处理侵权损害赔偿事宜时,可能会遇到各种复杂状况。如果您对于赔偿范围的界定、赔偿方法的选择以及关联的其他法律问题存在疑惑,不要错过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解惑、提供精准的法律建议。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