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纠纷 > 买卖合同纠纷构成诈骗吗

买卖合同纠纷构成诈骗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4.11 · 1063人看过
导读:买卖合同纠纷多属民事问题,但特定情形会涉嫌诈骗犯罪。判断关键在于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一方是否有非法占有目的以及是否使用欺诈手段。如有人虚构货源签合同骗钱,数额够大则构成合同诈骗罪;若仅为履行时的常见违约问题,无骗钱故意,则按民事纠纷处理,可协商或诉讼,具体需综合主客观情况判断。
买卖合同纠纷构成诈骗吗

一、买卖合同纠纷构成诈骗吗

1.买卖合同纠纷大多是民事问题,不过特定情况会涉嫌诈骗犯罪。重点看签合同、履行时,一方有无非法占有想法,还得看有没有用欺诈手段。

曾遇到有人虚构货源签合同骗钱,这就是以骗钱为目的,用欺诈手段,数额够大就构成合同诈骗罪

要是只是履行时出现违约等常见问题,没骗钱故意,按民事纠纷处理,可协商或诉讼解决。具体得综合主客观情况判断。

二、买卖合同纠纷诈骗定罪的标准是什么

在买卖合同纠纷中,若构成诈骗犯罪,主要以合同诈骗罪定罪。其标准如下:

主观方面:行为人须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即不想履行合同义务,意图骗取对方财物。

行为表现:包括虚构事实,如编造根本不存在的货物或履约能力;隐瞒真相,如隐瞒货物瑕疵、自身无履行能力等情况。

数额标准:根据相关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若仅因市场风险、经营不善等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无非法占有故意,则属普通买卖合同纠纷,通过民事诉讼解决;若符合上述标准,则涉嫌合同诈骗罪,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三、买卖合同纠纷中诈骗行为如何认定

在买卖合同纠纷中,诈骗行为认定需考量以下方面。

主观上,需判断卖方有无非法占有目的。若其签订合同时就没打算履行义务,而是想骗取买方财物,则可能构成诈骗。比如,虚构商品信息、隐瞒关键事实来诱使买方签约付款。

客观行为方面,看是否有欺诈手段。常见的有虚构主体、假冒身份;提供虚假担保;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交付货物等。

结果上,要关注买方是否因欺诈行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了处分财产的行为,且卖方因此获取利益,买方遭受损失。

若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就可能从一般合同纠纷转化为刑事诈骗。在处理时,要区分民事欺诈和刑事诈骗,民事欺诈主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刑事诈骗则要承担刑事责任

在探讨买卖合同纠纷构成诈骗吗这个问题时,除了明确其是否构成诈骗,还有一些相关问题值得关注。比如,若买卖合同纠纷不构成诈骗,但一方存在违约行为,违约方需承担怎样的违约责任,是继续履行合同、采取补救措施,还是赔偿损失等。另外,在判断是否构成诈骗时,证据的收集和认定十分关键,当事人该如何合法有效地收集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如果你在买卖合同纠纷中,对是否构成诈骗、违约处理或证据收集等方面存在疑惑,不要错过解决问题的机会。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让专业法律人士为你解惑。

网站地图

合同事务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合同纠纷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合同纠纷最新文章

遇到合同纠纷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