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上关于无效合同的认定是怎样的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以下情形合同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如通过欺骗手段签订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双方恶意勾结损害他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如以正常交易形式掩盖非法洗钱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如严重污染环境的合同。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比如违法建筑施工合同。
合同无效自始无效,双方不具有履行效力。一旦被认定无效,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法律上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无效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其法律后果如下:
返还财产:合同无效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比如房屋买卖合同无效,卖方应返还购房款,买方应返还房屋。
赔偿损失: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如一方故意隐瞒重要事实致合同无效,应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经济损失。
收归国有或返还集体、第三人: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
三、法律上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是怎样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无效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其法律后果主要有:
一是返还财产。合同无效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比如买卖合同无效,卖方应返还货款,买方应返还货物。
二是赔偿损失。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如一方故意隐瞒产品缺陷致合同无效,需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经济损失。
三是收归国有或返还集体、第三人。若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
当探讨法律上关于无效合同的认定是怎样的,除了基本的认定规则,还有一些相关情况值得关注。例如,无效合同被认定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该如何处理。一般来说,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还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另外,合同部分无效是否会影响其他部分效力呢?通常情况下,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如果你在无效合同认定、后续财产处理或部分无效效力等方面存在疑问,别错过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解惑。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