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未成年犯罪怎么去处理

未成年犯罪怎么去处理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4.10 · 1145人看过
导读:未成年犯罪处理遵循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已满12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从轻或减轻处罚;不满12周岁犯罪的,不负刑责,但责令监护人管教,必要时专门矫治。司法程序有专门流程,讯问和审判通知法定代理人,设专门审判组织或专人审理。此外,注重对未成年罪犯改造和回归引导,助其融入社会。
未成年犯罪怎么去处理

一、未成年犯罪怎么去处理

未成年犯罪处理遵循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

对于已满12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不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但应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司法程序中,会有专门针对未成年人办案流程。例如,讯问和审判时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保障其诉讼权利;还会设立未成年人案件审判组织或者由专人负责审理。

同时,注重对未成年罪犯的改造和回归社会的引导,通过社会帮教、心理辅导等措施,帮助其改过,更好地融入社会。

二、未成年犯罪受害人如何通过法律维权

未成年犯罪受害人可按以下步骤通过法律维权:

首先,及时报案。受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应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详细陈述案件情况,保留好与案件有关的证据,如现场物品、伤痕照片、聊天记录等。

其次,配合司法机关调查。司法机关会对案件展开侦查、起诉等工作,受害人要如实提供信息,协助调查

然后,提出附带民事诉讼。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受害人可通过法定代理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犯罪嫌疑人及其监护人赔偿经济损失,如医疗费误工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最后,关注案件进展和判决执行。了解案件所处阶段,若对判决结果不服,可在法定期限内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判决生效后,监督赔偿款项等执行情况。

三、未成年犯罪的民事赔偿责任谁承担

根据《民法典》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涉及的民事赔偿,其民事赔偿责任一般先以未成年人自己的财产赔偿,比如其接受的赠与、继承的财产等。若未成年人财产不足以赔偿,监护人应承担补充赔偿责任。此外,如果未成年人在年满16周岁后,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此时可能需自行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当探讨未成年犯罪怎么去处理时,要知道处理方式会因犯罪情节轻重而不同。对于一些轻微犯罪,可能会有专门的教育矫治措施,比如社区服务等,帮助未成年人改过。而对于较为严重的犯罪,会根据法律规定进行相应惩处,同时也会注重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和教育改造。在整个处理过程中,会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你是否对未成年犯罪处理的具体流程、适用法律等还有疑问呢?如果对于未成年犯罪后的处理细节、如何保障未成年人权益等问题仍有困惑,不要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