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失怎么赔偿
当犯罪行为引发物质损失时,通常借助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来获取赔偿。其一,被害人等能在刑事诉讼期间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让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赔偿物质损失,像医疗费等常见费用。其二,赔偿范围一般以实际损失为准,涵盖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直接损失就是犯罪行为直接造成的财产损失,如被损坏的财物等;间接损失是因犯罪行为失去的可预期利益,比如因停产停业而损失的利润等,不过得有充足证据证明。最后,法院会依据双方证据和法律规定来判决并执行物质损失的赔偿。
二、犯罪行为致精神损害赔偿该如何确定
一、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失怎么赔偿
在我国,根据《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在刑事诉讼结束后另行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的,法院一般不予受理。
但存在例外情况,如因受到犯罪侵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精神损失的,在民事侵权领域有相关法律可确定赔偿。确定精神损害赔偿通常会考虑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不过需注意,在犯罪行为导致精神损害赔偿问题上,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与普通民事侵权诉讼在适用规则和结果上有较大不同,目前刑事领域侧重对物质损失赔偿。
三、犯罪致物质损失赔偿无法履行会受何法律制裁
犯罪致物质损失赔偿无法履行,可能面临以下法律后果:
强制执行:被害人可在刑事诉讼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胜诉后若犯罪人不履行赔偿义务,被害人可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有权查询、冻结、划拨犯罪人的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其财产等。
列入失信名单:若犯罪人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法院会将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其高消费、出行等。
刑事处罚:情节严重的“拒执”行为,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犯罪行为造成物质损失的赔偿至关重要。除了直接的财物损失,像被损坏的物品价值需照价赔偿外,还包括因犯罪行为导致的停产停业损失等间接损失。例如,商家因犯罪行为无法正常营业,期间的利润损失也应合理计算在赔偿范围内。对于这些复杂的赔偿问题,你是否还有疑问呢?若想深入了解犯罪行为造成物质损失赔偿的具体标准、赔偿流程等更多细节,欢迎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提供精准且全面的解答,帮你明晰权益,维护自身合法利益。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