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附带民事诉讼赔偿的范围是多少
1.犯罪行为致物质损失,像被害人医疗费、误工费等,这些都是实际花费。
2.犯罪致被害人财产损失,比如财物被损毁或被盗,这是财产方面的受损。
3.虽刑事诉讼一般不单独主张精神损失,但民事赔偿部分可酌情考虑,且被告人犯罪行为与被害人损失需有直接因果关系,赔偿数额要综合实际损失和当地经济水平等因素确定。总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主要针对犯罪引发的直接物质和财产损失。
二、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是否获支持
一、附带民事诉讼赔偿的范围是多少
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通常不予支持。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被害人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这里明确限定赔偿范围为物质损失。
其主要原因在于,刑事诉讼中对被告人定罪量刑本身就具有对被害人精神抚慰的功能。若被告人被依法惩处,一定程度上能缓解被害人精神痛苦。
不过,如果被害人另行提起民事诉讼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在符合《民法典》等民事法律规定情形下,法院可能会根据具体案情进行审理并决定是否支持。比如侵权行为造成了严重精神损害等情况。
三、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是否受法律支持
在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通常不受法律支持。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因受到犯罪侵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精神损失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受理。这是因为刑事诉讼本身对犯罪行为进行了刑事制裁,一定程度体现了对被害人的精神抚慰。
不过,如果在刑事诉讼结束后,被害人另行提起民事诉讼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在符合《民法典》相关规定情形下,如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等,法院有可能支持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所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通常不支持精神损害赔偿,但后续单独民事诉讼有获得支持的可能。
在了解附带民事诉讼赔偿的范围是多少后,我们还应知道一些与之相关的要点。比如赔偿范围不仅涵盖直接的物质损失,像医疗费、误工费等,还可能包括因犯罪行为导致的间接损失,如残疾赔偿金等(需符合法律规定情形)。另外,对于精神损害赔偿,在附带民事诉讼中一般是不予支持的,但存在特殊情况。要是你对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相关的具体计算方式、特殊情况认定等还有疑问,不要错过获得专业解答的机会。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详细剖析,帮你理清其中的法律关系。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