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金融诈骗辩护 > 集资诈骗罪主体责任是什么

集资诈骗罪主体责任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0.19 · 2027人看过
导读:集资诈骗罪的行为主体责任是什么集资诈骗罪的犯罪主体广泛,包括但不限于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同时,法人和其他组织同样有可能触犯这一罪名。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诈骗手段进行非法集资的违法行为,旨在通过欺骗手段获取集资款项。
集资诈骗罪主体责任是什么

一、集资诈骗主体责任是什么

集资诈骗罪的责任主体是何种主体

集资诈骗罪作为一项基本罪名,其犯罪主体的范围广泛且不限于特定群体。在刑法学领域中,我们将向任何具备刑事责任年龄以及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追责——无论他们的身份如何,都可能因此类犯罪而被指控和定罪。

同时,法律也赋予了单位生物学上的特征,使其同样有资格成为集资诈骗罪的承担主体。

具体而言,集资诈骗犯罪是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主要目的,通过采用欺骗手段进行非法集资活动的违法行为。这种行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骗取集资款项,从而实现个人或团体的经济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集资诈骗罪属于什么罪

首先,必须明确强调集资诈骗罪在本质意义上与传统诈骗罪有着紧密联系,共同点在于两者同样具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编造虚假名义或利用虚拟事实作为手段,致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而交付财产的行为模式。

从其核心特点看,集资诈骗罪更多体现为公开性集资活动中,诈骗者以虚假宣传及欺骗方式吸引大众参与其中并承诺高额回馈,从而获取不正当利益

其次,集资诈骗罪与其他七项特定罪名(如贷款诈骗罪、票据诈骗罪等)共同构筑了当前刑事法律体系中的有价证券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等八个主要罪名分类。

通常情况下,立案过程需准备必要的身份证明资料,比如身份证、户籍簿以及能够提供诈骗者真实姓名、身份证信息的相关材料。

在立案过程中,还应详细搜集各类证据材料,例如相关人员之间的通信记录、对话内容、银行转账记录、电话录音等。

发现自己可能遭受诈骗后,公民可选择前往就近的公安机关报案,也可直接拨打公安机关的报警电话进行反映。

此外,若诈骗金额尚未达到正式立案标准,公安机关将根据情节轻重对违法行为人实施治安行政处罚,可能涉及的惩罚措施包括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的拘留和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对于已经构成诈骗罪的情况,相应的量刑规定如下:

若诈骗金额在三千元人民币到一万元人民币之间,且涉案金额较大,则应对行为人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罚金;

若诈骗金额在三万元人民币-十万元人民币之间,涉案金额巨大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还要依法课以罚金或没收财产;

若诈骗金额已达五十万元人民币甚至更高,涉案金额极度庞大或出现其他极其恶劣情节的,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乃至无期徒刑,并同时被判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集资诈骗罪一定会被判刑

集资诈骗罪一经确立其罪名,通常情况下都会受到刑事责任的追究。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所得为目的,运用欺诈手段进行非法集资活动,并且募集资金数额达到较大级别以上的行为。然而,其刑罚量裁以及判决轻重程度受诸多复杂要素影响,其中包括犯罪情节的严重性、犯罪涉及到的资金总额规模、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悔过表现和是否存在退回赃款赔偿受害者损失等行为。若犯罪情节轻微,例如集资数额相对较低、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相对较少、犯罪嫌疑人具有积极的认罪悔过态度,同时还能主动退还受害者损失等,那么在量刑过程中可能会得到适当减轻。然而,即使得到了减轻,被判处刑罚仍然是大概率事件。总而言之,一旦触犯集资诈骗罪,通常难以逃避法律的严厉制裁。

集资诈骗罪的责任主体广泛,包括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他们通过欺骗手段进行非法集资,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实现个人或团体的经济利益。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只要触犯此罪,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