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同居 > 什么样属于同居

什么样属于同居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0.12 · 4140人看过
导读:同居行为通常指两个没有结婚的单身男女,以结婚为目的,一起生活,得到大家认可。但是要注意,如果这种行为违反了民法的规定,可能就不合法了。比如没到法定结婚年龄、已经有配偶或者重婚,都算。所以,判断同居行为的时候,要考虑双方的想法、大家的认可和法律规定。
什么样属于同居

一、什么样属于同居

在以下几种情境中,我们可以将其认定为同居行为:

首先,当事人双方必须都是尚未结婚的单身人士;

其次,这两位男女需以建立长久稳定的婚姻关系并且长期共同生活为主要目标;

再次,他们需要以公开的配偶身份和实际共同生活的方式示人,且这种做法已被公众广泛认可;

最后,即使这些男女满足以上三点要求,但如果他们的同居行为违反了民法的相关规定,即不仅违背了结婚的形式条件,同时还可能触犯到结婚的实质性条款,那么这样的行为就属于非法婚姻范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

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

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什么样属于信用卡诈骗行为

1、利用伪造信用卡实施欺诈性行为。此种行为中的"使用"涵盖了广泛的范围,包括使用信用卡购置货物、在银行或自动提款机上提取现金、接受以信用卡形式支付和结算的各类服务等。在此类情况下,"伪造的信用卡"特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77条明文规定的伪造的信用卡,既包含了以各种非法手段制成的信用卡。部分持有伪造信用卡的人可能会选择自行使用这些卡片进行欺诈活动,另外一些人则可能将这些伪造的信用卡贩卖或是赠送给了他人,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欺诈行为的严重程度。不论是个人亲自使用这些伪造的信用卡还是将其转借他人使用,在法律层面上都可以看作是"使用伪造的信用卡"的行为。无论其中涉及的是购物交易还是提供各种有偿性服务,从本质上讲这都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欺诈行为。

2、冒用已宣布作废的信用卡进行欺诈。此处所言之"作废的信用卡",是指因为特定的法定义务导致其失效的信用卡。依照相关法规,可作废的信用卡主要有以下几类:(1)信用卡超过有效使用期限自动失效。具体说来,不同发卡银行及信用卡类型的有效期限各不相同,有些为一年,有些为两年,还有一些甚至达到三年甚至更久;(2)在有效期限内,持卡人主动放弃使用该卡,尽管此时有效期尚未到期,但在办理退出手续后即可被视为作废;(3)因挂失处理使得信用卡失效。

3、擅自使用他人的信用卡实施欺骗性行为。所谓的"冒用他人的信用卡",是指非持卡人以持卡人的身份利用信用卡来获取不义之财的行为,比如拾获他人的信用卡后擅自使用的情况;未经持卡人许可,利用持卡人暂存于旁人之手的信用卡进行消费的例子等等。

4、利用信用卡恶意透支。如果持有人利用合法占有着眼点,超过事先设定的额度或规定的时间段透支信用卡资金,且在经过发卡行两次必要催缴之后,超过三个自然月仍然未能归还欠款,那么便应该视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96条的"恶意透支"行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

妨害信用卡管理罪】有下列情形之一,妨害信用卡管理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量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一)明知是伪造的信用卡而持有、运输的,或者明知是伪造的空白信用卡而持有、运输,数量较大的;

(二)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数量较大的;

(三)使用虚假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

(四)出售、购买、为他人提供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

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窃取、收买或者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犯第二款罪的,从重处罚

三、什么样属于漏罪案件怎么判

所谓漏罪,系指刑事判决宣告之后、刑罚执行完毕之前,发现被判处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尚有其他犯罪未获审判定罪的情形。就此类漏罪事例而言,其判决应当遵循"先并后减"的原则。即应先行对漏罪与前罪进行数罪并罚,从而确定应予执行的具体刑期;随后便可从已执行的刑期中予以相应地扣除。譬如,某人为A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执行二年后发现另有B罪未被判决,应处以三年有期徒刑。在此情况下,首先应对A罪五年及B罪三年进行并罚,假定决定执行七年有期徒刑;接着再从已执行的二年中予以扣除,最终仍须执行五年有期徒刑。然而,实际量刑时,还需要综合考量犯罪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等诸多因素。

同居行为通常指两个尚未结婚的单身男女,以建立稳定婚姻关系并长期共同生活为目标,公开以配偶身份共同生活,且这种关系得到社会普遍认可。但需注意,若此行为违反民法的形式或实质条件,则可能构成非法婚姻。例如,未达到法定婚龄、已有配偶或重婚等,均属此类。因此,在判断同居行为时,需综合考虑双方意图、社会认可程度及法律规定。

网站地图

婚姻家庭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同居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同居最新文章

遇到同居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