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仲裁 > 什么是劳动仲裁

什么是劳动仲裁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0.06 · 2906人看过
导读: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法律途径。当劳动者和雇主之间因为工资、解聘、社保等问题产生纠纷,并且无法通过协商解决时,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劳动仲裁具有简便快捷、高效公正的特点,能够快速处理劳动争议案件。
什么是劳动仲裁

一、什么是劳动仲裁

仲裁制度是专门用以解决各类劳动争议的法律程序之一。若劳动者和雇主在实际工作中因各种问题产生了纷争,例如雇主未能按时支付工资报酬、对劳动者实施非法解聘行为、未能按照规定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等情况,双方无法通过友好协商达成共识,此时,劳动者便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向当地劳动仲裁机构提出仲裁申请。相较于其他法律途径,劳动仲裁具有更为简便快捷、高效公正的特点,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妥善处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二、什么是劳动合同的解除

劳工合同的解除系指在特定条件下,劳动者与雇主间的书面形式认同并完全终止其订立的劳动协议的法律效力,从而消除彼此之间天然存在于劳动过程中的各种权利和义务

据相关规定,解雇劳工可通过以下三个途径实现:

第一,劳动者与雇主双方的友好协商共同决定解除劳工合同;

第二,劳动者可根据自身需要,在特定情况下通过合法程序单方面终止劳工合同;

最后,作为雇主一方,有权依据法规条款,主动结束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工合同。《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三、什么是劳动仲裁终局裁决

关于"劳动仲裁终局裁决"的相关信息,它特指在劳动争议仲裁庭完成案件审理并达到最终阶段后,针对各方当事人提出的所有实质性纠纷问题作出的裁决,且该裁决书自下发之日起便具有法律约束力。

其显著特征在于,只要已期满生效,作为雇主一方将无权挑战该裁决结果,然而劳动者如果对裁定有异议,仍然有权就此提起诉讼。

此类情况下适用于终局裁决的情形主要包括对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用、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的追讨,以及涉及到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同时也涵盖了因执行国家劳动标准而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领域产生的争议。

终局裁决的设立初衷在于迅速解决特定类型的劳动争议,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升劳动争议处理的整体效率。

仲裁制度是解决劳动争议的法律程序。当劳动者与雇主因工资、解聘、社保等问题产生纷争且无法协商时,劳动者可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劳动仲裁以简便快捷、高效公正为特点,能迅速处理劳动争议案件。

网站地图
更多

劳动仲裁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仲裁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