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效力 > 民法典合同无效的法定条件包含哪些

民法典合同无效的法定条件包含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0.06 · 2025人看过
导读:《民法典》明确规定,存在以下情况的合同无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恶意串通损害他人权益的合同、违反法律或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不过,若强制性规定未导致该行为无效,合同仍可被认定为有效。判断合同效力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复杂因素和实际情况,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
民法典合同无效的法定条件包含哪些

一、民法典合同无效的法定条件包含哪些

在我国现行《民法典》的规定下,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由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签订的合同被视为无效;

其次,任何违背社会公共秩序以及善良风俗的合同都将被判定为无效;

再次,如果行为人和相对方存在恶意串通的行为,并且这种行为对他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了损害,那么这样的合同也会被认定为无效;

最后,如果合同内容违反了国家法律或者行政法规中的强制性条款,那么这类合同同样会被判定为无效。

然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如果这些强制性条款并未直接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那么这类合同仍然可以被认为是有效的。总的来说,要准确地判断一份合同是否无效,需要我们全面考虑到各种复杂的因素和具体的实际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二、民法典合同相对性法条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合同相对性的法律条款明确指出,仅有合同一方当事人有权依据合同向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请求或者提起诉讼;

同时,亦唯有合同双方当事人才具有享受和承担由合同所赋予的各种法定权利及义务的资格;

至于违约责任,则仅仅在具体的合同关系中及其特定当事人间产生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五条

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

(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当事人约定非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当事人约定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三、民法典合同违约金限制多少

依据现今施行的民法典之明确规定,关于违约金的具体数目,往往交由当事人自行约定并达成协议。然而,若所设定的违约金过高或过低,则将由人民法院乃至仲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诉求与合理申请,对其进行相应的调整与裁定。在评估违约金是否过高时,我们通常会以违约行为所导致的实际损失作为主要参考依据,同时兼顾到合同的实际履行状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一般而言,当违约金超过实际损失的百分之三十这个比例界限时,便有可能被视为“过分高于实际损失”。在此必须提醒大家,针对每一个具体事件中的违约金评估和调整问题,都必须要全面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才能做出精准的判断。在您实际经历的合同履行过程中所遭遇的违约金方面的纠纷,也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民法典》规定,合同无效情形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违背公序良俗、恶意串通损害他人权益、违反法律或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但强制性规定未致行为无效时,合同可认定有效。判断合同效力需综合考虑复杂因素及实际情况。

网站地图
更多

合同效力最新文章

遇到合同效力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