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仲裁 > 仲裁时效的规定

仲裁时效的规定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5.21 · 2457人看过
导读: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仲裁时效的规定

一、仲裁时效的规定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

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

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二、仲裁时效的规定是什么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申请劳动仲裁的法定有效期为一年。该周期从当事人知晓或是理应知晓自己权益受到损害之日开始计算。

此外,以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及技术进口出合同产生的争议提出仲裁申请时,法定有效期则延长至四年。

民法典》第五百九十四条

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四年。

依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劳动争议案件的申诉期限为一年。该申诉期限自争议当事人了解或应该了解自身权益受到侵犯之时开始计算。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规定中的申诉期限,在出现以下三种情况时将会中止:当争议当事人向对方当事人提出申诉要求、向相关部门寻求权益保障,或者对方当事人表示愿意承担相应责任。

网站地图
更多

仲裁最新文章

遇到仲裁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