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诉讼管辖 > 原告申请财产保全流程是怎样的

原告申请财产保全流程是怎样的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6.13 · 3023人看过
导读:申请保全的步骤包括:提交诉前财产保全申请,法院批准后30天内需提起诉讼;提供明确的资产线索;法院可能要求提供保证金。法院48小时内审查并做出裁定,具有法律效力,不能上诉但可复议。保全效力随法律文书执行完毕而终止。必要时,法院可解除保全措施。
原告申请财产保全流程是怎样的

一、原告申请财产保全流程是怎样的

申请采取保全行动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首先,进行诉前财产保全申报。

此项程序要求利害关系方在提起司法诉讼之初就向受理案件的法院提交相关申请。

一旦人民法院批准了这个申请并且做出了保全裁定,申请人在接下来的30天之内若没有提出新的诉讼,则该裁定将会自动解除。

在法庭审判阶段,当事人同样可以选择在起诉的同时或者之后再申请进行财产保全。

其次,申请人需要提交明确的资产线索。

这一点不同于执行阶段,在财产保全阶段,人民法院并不会主动帮申请人去寻找债务人的财产,而只能由申请人本人来提供确切的财产线索。

第三,法院有权要求申请人提供保证金保障。

如果申请人未能在规定时间内提供足够的保证,法院将可能会否决其申请。

裁定方面,当申请人提出诉前保全申请之后,法院经过审查,应当在48小时内做出决定。

一旦裁定书正式发布便具有法律效应,即使当事人对此存在异议也无法进行上诉,但是可以提出复议一次,且在此复议期间并不影响裁定的执行已经生效的法律文书执行完毕之时,财产保全裁定的效力自然随之终止。

在诉讼过程中若有必要解除保全措施时,法院也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出具解除保全裁定,例如:

若财产保全的原因及条件出现变动,无需继续进行保全的;被申请人能够提供相应的保证金作担保;诉前保全的申请人在接下来的30天内没有发起任何诉讼等等。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

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被保全财产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

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

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

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三十日内不依法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保全。

二、原告申请强制执行是否需要交费

原告申请强制执行,应当交纳申请费

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仲裁机构依法作出的裁决和调解书;

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申请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判决、裁定以及国外仲裁机构裁决的,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1、没有执行金额或者价额的,每件交纳50元至500元。

2、执行金额或者价额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超过1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超过5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超过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1%交纳。

3、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第四款规定,未参加登记的权利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按照本项规定的标准交纳申请费,不再交纳案件受理费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条

当事人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下列事项,应当交纳申请费:

(一)申请执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仲裁机构依法作出的裁决和调解书,公证机构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

(二)申请保全措施;

(三)申请支付令;

(四)申请公示催告;

(五)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或者认定仲裁协议效力;

(六)申请破产

(七)申请海事强制令、共同海损理算、设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海事债权登记、船舶优先权催告;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原告申请财产保全流程是怎样的”,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网站地图

诉讼仲裁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诉讼管辖相关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