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经营 > 股权 > 名义股东处分股权是有权处分吗

名义股东处分股权是有权处分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5.13 · 2608人看过
导读:答案取决于具体情境。对于实际出资方,名义股东未经授权处置股权属无权行为。但在公司管理与外部关系中,名义股东有处置权。购买者需按法定程序、合理价格收购并办理变更登记,即合法取得股权。名义股东擅自转让股权通常属无权行为,原所有者可收回。若受让人为善意第三方且完成变更登记,则取得股权。
名义股东处分股权是有权处分吗

一、名义股东处分股权是有权处分吗

该问题的答案取决于所涉及到的情境。

就实际投入的资金方而言,若没有经过明确的授权和认可,名义股东的行为即构成无权处置;

然而,在公司的管理与外部关系中,名义股东具有相应的权利进行处置,购买股份之人只需通过合理的价格,遵循法定程序进行收购并办理相关变更登记手续,就能合法合规地获得股权份额。

需要注意的是,名义股东将自身股权出售给他人时,这一行为通常属于无权处置。

尽管无权转让协议依然具备法律效力,但原所有者仍有权利收回其所有权。

然而,如果受让人为善意第三方,并且已经完成了变更登记手续,那么受让人便可据此取得股权的所有权。

公司法》第七十一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

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

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

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

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二、名义股东与实际出资人的权益归属

名义股东与实际出资人之间若是因为权益归属产生纠纷的,归属应当为实际出资人。有限责任公司的名义出资人以及实际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的,如无法律规定的无效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二十四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的,如无法律规定的无效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名义股东处分股权是有权处分吗”,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