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仲裁 > 劳动仲裁的时效规定是什么?

劳动仲裁的时效规定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1 · 1410人看过
导读:我们的工作、学习甚至平常生活过程中,相信会遇到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本篇文章对我们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作出了具体的法律知识解答,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帮助您了解更多与劳动仲裁的时效规定是什么相关的法律方面知识。
劳动仲裁的时效规定是什么?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法定期限内不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就将丧失请求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保护其权利实现之权利的制度。仲裁时效当事人请求通过仲裁解决劳动纠纷的程序性权利的有效期限,因此意义重大。

(一)仲裁时效的期间及其起算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1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1年内提出。

(二)仲裁时效的中断

仲裁时效中断,是指在具备一定的事由时,已经计算的仲裁时效归零,重新起算。劳动仲裁时效中断的原因有:

(1)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

(2)当事人一方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

(3)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仲裁时效中止

仲裁时效中止,是指在具备一定的事由使当事人申请仲裁存在障碍时,暂停时效的计算,待上述事由消除后,再继续计算时效。仲裁时效中止的原因有不可抗力、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劳动者的法定代理人未确定等。

如果员工和用人单位之间就一定的纠纷无法达成一致的意见且协商无效的,只能通过劳动仲裁的方式去解决。通常来说劳动仲裁需要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的程序去严格的遵守并执行的,劳动仲裁的结果如果双方不满意的可以进一步的提起上诉处理。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面临很多法律问题,所以应该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以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时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相信上面文章的内容已经对劳动仲裁庭仲裁程序是什么?的问题作出了解答,如果您还需要咨询相关的其他问题,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查看了上面文章的内容,相信已经已经对劳动仲裁的时效规定是什么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实践中我们遇到法律方面的问题时,需要沉着冷静的面对并解决,必要时可以寻求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阅读完上文内容如果还没有解答您的问题,您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

网站地图

劳动纠纷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劳动仲裁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劳动仲裁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仲裁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