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法律规定团伙犯罪怎么判?

法律规定团伙犯罪怎么判?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8 · 2320人看过
导读:法律规定团伙犯罪怎么判,应当是根据犯罪的情节严重程度以及在犯罪过程当中所起到的作用来进行不同的判断的。因为根据我们国家刑法当中明确的规定,共同犯罪,指的就是二人以上共同的故意从事相关的犯罪行为,所以是需要区别的来进行相对应的处罚的。
法律规定团伙犯罪怎么判?

一、法律规定团伙犯罪怎么判?

应当是根据犯罪的情节严重程度以及在犯罪过程当中所起到的作用来进行不同的判断的。

(一)犯罪团伙人数较多二人以上,重要成员固定或基本固定。

(二)经常纠集一起进行一种或数种严重的刑事犯罪活动。

(三)有预谋地实施犯罪活动。

(四)不论作案次数多少,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或其具有的危险性都很严重。

(五)有明显的首要分子。有的首要分子是在纠集过程中形成的,有的首要分子在纠集开始时就是组织者和领导者。

法律依据:《刑法

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的概念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第二十六条 主犯

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第二十七条 从犯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二、犯罪团伙的主犯和从犯有什么区别?

《刑法》第26条第1款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第27条又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可见,主犯与从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对主犯和从犯,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区分:

1、在事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首先提出犯意者通常为主犯,随声附和、表示赞同者通常为从犯。但这个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仅仅在犯罪共谋阶段随声附和,而在具体犯罪行为实施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亦属于主犯,而不构成从犯。

2、在事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策划、指挥犯罪活动者通常为主犯,被动接受任务、服从指挥者通常为从犯。

3、从参加共同犯罪的频率来看,多次参加共同犯罪者或者参加全部共同犯罪活动者通常为主犯,而首次参加共同犯罪或者参加次数少于其他犯罪分子的,以及仅参加了部分共同犯罪的犯罪分子通常为从犯。

4、从参加共同犯罪的强度来看,主犯的实行行为通常强度较大、手段残忍、技巧熟练,而从犯的实行行为强度通常较小,或者技巧不够熟练。

5、从对犯罪结果的作用来看,主犯由于行为强度大或者技巧热练,通常对犯罪结果的作用较大,是造成犯罪结果的主要原囚;而从犯由于初次作案、行为强度小,或者技巧不熟练,通常对造成犯罪结果只起很小的作用,甚至根本未起任何作用。

二个人以上参与犯罪行为的就可能是犯罪团伙,对于此类犯罪行为,若是其中一个罪犯自首,交代了自己在犯罪活动之中担任的角色,且若是对主要的犯罪方向等都主动向司法机关交代,那么在法院最后宣判量刑时,会受到的处罚是比较轻的。

三、单位犯罪和犯罪团伙区别是什么?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团伙犯罪是一种犯罪形态,是指两人(含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一种或数种罪。近些年来,它是一种以青少年犯罪人为主体,以纠合性的松散结构为特征的违法犯罪群体的总称。符合刑事犯罪集团基本特征的、属犯罪集团性质的犯罪。我国刑法规定的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为共同犯罪,共同犯罪与单位犯罪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犯罪的主体不同。共同犯罪的主体是两个以上的自然人共同的犯罪,单位犯罪的构成主体是单位,行为主体是主管和直接责任人。

②犯罪的主观心态有区别。共同犯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而单位犯罪的主观方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③承担刑事责任的方式不同。

法律规定团伙犯罪怎么判,这个问题在上述文章当中已经给出了非常明确的解答,如果存在着团伙犯罪,一旦被定罪量刑的情况之下,就需要承担相对应的刑事责任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希望本篇文章内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相关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咨询律图网专业律师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刑事处罚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处罚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处罚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