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金融诈骗辩护 > 非法集资罪集资诈骗罪两者罪名有区别吗?

非法集资罪集资诈骗罪两者罪名有区别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2 · 1444人看过
导读:是有区别的,两者所存在行为的目的不同,以及还有行为方式不尽相同,最后还有侵犯的客体不同;集资诈骗就是行为人非法占有所募集的资金,而将所集资的财产占为已有;而非法集资就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用于营利活动中。
非法集资罪集资诈骗罪两者罪名有区别吗?

一、非法集资罪集资诈骗罪两者罪名有区别吗

(1)行为的目的不同。

集资诈骗罪的行为人必须具有非法占有所募集的资金的目的,包括据为已有、据为单位或者他人所有。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行为人主观上则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是通过非法吸收、变相吸收公众存款而用于营利活动,以牟取暴利。实践中,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是区分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关键。

(2)行为方式不尽相同。

前者是使用诈骗方法,即使用捏造事实、编造谎言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众财物;而后者则不要求必须使用诈骗方法,哪怕是以真实的方法来吸收公众存款,也可以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3)侵犯的客体不同。

前者主要侵犯的是公司财产的所有权,而后者主要侵犯的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非法集资诈骗的数额并不是量刑的唯一依据。

二、集资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一)客体要件

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了国家金融管理制度。在现代社会,资金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不可缺少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而生产者、经营者自有资金极为有限,因此间社会筹集资金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金融活动。与此同时,一些名为集资、实为诈骗的犯罪行为也开始滋生、蔓延。这种集资诈骗行为采取欺骗手段蒙骗社会公众,不仅造成投资者的经济损失,同时更干扰了金融机构储蓄、贷款等业务的正常进行,破坏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广大投资者对集资活动的过份谨慎,甚至对金融机构进行集资也可能产生不信任感,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二)客观要件

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实施了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本罪行为人在客观方面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必须有非法集资的行为。所谓集资,是指自然人或者法人为实现某种目的而募集资金或者集中资金的行为。依法进行的集资主要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个人、团体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通过问社会、公众发行有价证券或者利用融资租赁、联营、合资、企业集资等方式在资金市场上筹集所需的资金。如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为了设立或者生产、经营的需要。而发行股票和债券。从当前资金市场的情况看,从事集资活动的主要是企业。

2、集资是通过使用诈骗方法实施的。所谓使用诈骗方法,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谎言,捏造或者隐瞒事实真相,骗取他人的资金的行为。在实践中,犯罪分子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行为主要是利用公众缺乏投资知识、盲目进行投资的心理,钻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纷繁复杂、投资法制不健全的空子进行的。如有的行为人谎称其集资得到政府领导和有关主管部门同意,有时甚至伪造有关批件,以骗取社会公众信任;有的大肆登载虚假广告,引起社会公众投资盈利心理;有的打着举办集体企业或发展高科技的幌子,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优厚的红利为诱饵;有的虚构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企业或企业计划。只要行为人采用了隐瞒真相或虚构事实的方法进行集资的,均属于使用欺骗方法非法集资行为。

3、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必须达到数额较大,才构成犯罪。否则,不构成犯罪。

(三)主体要件

主体是一般主体,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依本节第200条的规定,单位也可以成为本罪主体。

(四)主观要件

在主观上由故意构成,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即犯罪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将非法聚集的资金据为己有的目的。所谓据为己有,既包括将非法募集的资金置于非法集资的个人控制之下,也包括将非法募集的资金置于本单位的控制之下。在通常情况下,这种目的具体表现为将非法募集的资金的所有权转归自己所有、或任意挥霍,或占有资金后携款潜逃等。

非法集资罪就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这种罪名与集资诈骗罪是完全不同的,不仅行为的目的不同,对于犯罪的对象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执法人员在认定犯罪的罪名时就要结合案件的情况来确定,不同的罪名所存在的处罚标准都是不一样的。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金融诈骗辩护相关

  • 非法集资主要涉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集资诈骗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2024-02-21 1080次阅读
  • 2023.03.06 5655次阅读
  • 有,明知公司的违法犯罪行为还进行的,可能会有牵连,不过司法实践中,一般不会追究基层员工的责任。《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4-03-01 1182次阅读
  • 2023.03.09 5189次阅读
  • 非法集资主要涉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集资诈骗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2024-02-23 1453次阅读
  • 2023.03.11 5702次阅读
  • 要看情况。如果参与其中则构成从犯。从犯是主犯的对称,共犯种类之一。指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分子。起辅助作用,指为犯罪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如提出建议、提供工具、排除障碍等。起次要作用,指在主犯的指挥下进行一种具体犯罪活动,或在一般共同犯罪中实施一种情节轻微的犯罪行为。
    2024-03-02 949次阅读
  • 2023.03.09 7065次阅读
  • 非法集资的主要罪名有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企业债券罪。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4-02-25 1356次阅读
  • 2023.03.07 29805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金融诈骗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金融诈骗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