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治安管理 > 拆除违法建筑的程序是什么?

拆除违法建筑的程序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9 · 2506人看过
导读:拆除违法建筑首先需要行政机关对于违章建筑的实际情况调查取证,之后由行政机关对相关的违章建筑的搭建人发出限期拆除决定书,如果是行政相对人在收到通知书之后拒不拆除的,此时在期限届满的时候,可由行政机关强制拆除。
拆除违法建筑的程序是什么?

一、拆除违法建筑的程序是什么?

一般是由行政机关经调查取证,确认建筑物违章后,对违章搭建人作出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责令其停止违法建设行为。

搭建人拒不拆除违章建筑的,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依法向其发出行政处罚告知书,告知拟处罚结果和被处罚人陈述、申辩等权利。法律设定告知程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处罚公开,保护当事人陈述权、申辩权的充分行使。

当事人逾期拒不拆除的,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由行政机关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一步:发现违建。可以是执法机关自己发现,也可以有人或者单位举报发现;

第二步:立案审批。执法机关认为有必要进行立案调查的,进行立案审批,该程序是内部程序;

第三步:调查是否有相关规划手续,询问当事人、制作询问笔录;

第四步:制作限期拆除决定书,并送达。若是未找到违建所有人则通过公告送达;

第五步:限拆期限届满未自行拆除的,等诉期6个月;

第六步:催告当事人履行拆除义务,催告期10个工作日;

第七步:执法机关制作强制拆除决定书并送达;

第八步:实施强制拆除前进行公告;

第九步:实施强制拆除

二、违法建筑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拆迁过程中,拆迁人依据规定,直接认定无房产证的房屋是违法建筑,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违法建筑的认定主体、认定程序必须符合法律规定。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认为:未经产权登记的房屋并非均属违法建筑,也并非所有违法建筑都须拆除。

征收范围内的房屋情况复杂,尤其是城中村或旧城区,存在大量因历史原因未依法办理产权登记或依法未办理审批许可手续的建筑,对征收范围内的此类建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依法进行调查、认定和处理。

违章建筑的存在是不合法的,如果是违章建筑的搭建人以该违章建筑作为客体与他人订立房屋租赁房屋买卖合同的,此时该租赁合同以及买卖合同都会被认定为无效,但是也有例外的情况,如果违章建筑的搭建人在之后取得相应的资质,该合同就是有效的。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治安管理相关

  • 335次阅读
  • (1)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对违章建筑确认后,由违章建筑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责令停止违法行为,予以公告,限期当事人自行拆除。(2)调查询问、现场勘验。由违章建筑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人员进行调查询问、现场勘验(笔录、照片、测绘、相关审批材料、其它违法占地证据等),确认是否违法、违规。
    2024-02-28 1071次阅读
  • 2023.03.01 57244次阅读
  • 396次阅读
  • 两违建筑拆除程序是: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等部门对举报或发现的违法建筑进行调查,立案进行核实。向违法建筑的产权人或使用人发出拆除通知书,要求其限期拆除违法建筑,到期后产权人或使用人未按通知书要求自行拆除违法建筑的,相关部门可以采取强制拆除措施。
    2024-02-19 1307次阅读
  • 2023.05.19 1686次阅读
  • 470次阅读
  • 违章建筑的拆除程序为:1、接到违建举报,执法局核实现场,制作现场检查笔录,现场勘验,找当事人询问情况,解释规定,制作调查笔录认定违建性质。2、立案,下达违法通知,听证通知,违法建设拆除通知,这需要一到两个工作日。
    2024-03-01 1465次阅读
  • 2023.05.23 1118次阅读
  • 474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治安管理最新文章

遇到治安管理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