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贪污受贿辩护 > 有关行贿的法律条文有什么?

有关行贿的法律条文有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6 · 3756人看过
导读:根据《刑法》第389条的规定,为谋取不当利益,给国家工作人员送礼构成行贿罪,数额较大的,可以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的,要判5~10年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需要判10年以上有期徒刑。

有关行贿的法律条文有什么?

一、有关行贿的法律条文有什么?

关于行贿罪的法律条文是《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行贿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给予财物的方式可以是主动给予,即在国家工作人员没有提出要求的情况下,为了利用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而主动给予财物;也可以是被动给予,即在国家工作人员主动要求、索取财物的情况下,被动的交付财物。但是,如果是因被国家工作人员勒索而被迫交付财物,本人也没有获取不正当利益的,则不构成行贿罪。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

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对侦破重大案件起关键作用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二、行贿罪的主体可以是哪些人?

行贿罪的主体可以是任何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个人、国家工作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

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含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费、手续费)的行为。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不以行贿罪论。

对一般行贿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对行贿罪有明确的规定,行贿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个人,不能是单位,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达到刑事责任年龄,行贿罪侵犯的是国家机构的正常管理秩序,公职人员不可收买的职务行为,构成犯罪必须是故意犯罪行为。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贪污受贿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贪污受贿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贪污受贿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