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工伤赔偿 > 工伤赔偿标准 > 工伤保险待遇核定期限是多久?

工伤保险待遇核定期限是多久?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7 · 2132人看过
导读:工伤保险待遇核定期限是多久,法律中并没有做出限制性的规定,主要就是因为这是需要根据工伤认定的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项目来确定的。可能有一些工伤认定,现在说是比较麻烦的,所以所需要的时间也就会比较长了。
工伤保险待遇核定期限是多久?

一、工伤保险待遇核定期限是多久?

工伤保险待遇核定期限是多久,法律中并没有做出限制性的规定,工伤保险待遇申报时限是1年。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期限(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当然,如果因有合理事由而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该期限内,法律仍保护。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7条规定:“由于不属于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自身原因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工伤认定申请期限内。

二、哪些情况下不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1、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

工伤保险制度是以工伤职工为特定的保护对象的,目的在于使工伤职工因遭受意外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时能够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助。在工伤保险待遇期间,如果工伤职工的情况发生了变化,不再具备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条件,如劳动能力得以完全恢复而无需工伤保险制度来提供保障时,就应当停止工伤保险待遇。

2、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

劳动能力的鉴定是确定工伤保险待遇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不同的伤残等级所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是不同的。伤残等级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的确定必须通过劳动能力鉴定活动来确定。劳动能力鉴定结论是确定不同程度的补偿、合理调换工作岗位和恢复工作等的科学依据。如果工伤职工没有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则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工伤保险待遇无法确定。这也同时反映了这些工伤职工并不愿意接受工伤保险制度提供的帮助。

3、拒绝治疗的

提供医疗救治,帮助工伤职工恢复劳动能力,是工伤保险制度的重要目的之一,因而职工遭受工伤事故或患职业病后,有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的权利,也有积极配合医疗救治的义务。

工伤保险在我们国家是属于一种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所购买的保险,在劳动者发生工伤并且认定成为工伤的情况之下,是由工伤保险对此进行赔偿的。申请认定工伤的话,是需要用人单位在30天的时间之内提出工伤认定的申请,然后由工伤认定行政部门来进行处理。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工伤赔偿标准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工伤赔偿标准最新文章

遇到工伤赔偿标准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