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仲裁 > 仲裁裁决撤销后如何处理?

仲裁裁决撤销后如何处理?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22 · 7088人看过
导读:在仲裁庭经过详细流程作出仲裁裁决后,有关双方当事人可能会申请要求撤销裁决,法院在收到有关撤销申请后,会核实相关情况,或根据当事人要求撤销仲裁裁决,或驳回当事人撤销的申请;法院难以决定并且认为需重新仲裁的,会通知有关仲裁庭进行重新仲裁。
仲裁裁决撤销后如何处理?

1、撤销仲裁裁决

民法院受理当事人提出的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后,经审查核实,认定当事人提出的申请所依据的理由成立,即应当在2个月内裁定撤销该仲裁裁决。根据法律规定,我国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裁决,如果裁决事项超出了当事人仲裁协议约定的范围,或者不属于当事人申请仲裁的事项,并且上述事项与仲裁机构作出的裁决是可分的,人民法院可以基于当事人的申请,在查清事实后裁定撤销该超材部分。对于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撤销仲裁裁决的裁定,当事人不能上诉,也不得申请再审。在法院撤销仲裁裁决后,当事人可以选择订立新的仲裁协议对纠纷进行仲裁,或者是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进行诉讼这两种方法解决纠纷。

2、驳回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

人民法院经过审查未发现仲裁裁决具有法定可被撤销的理由的,应在受理撤销仲裁裁决申请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驳回申请的裁定。对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驳回当事人申请的裁定,当事人无权上诉。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被驳回后,双方当事人必须按照仲裁裁决所确定的权利义务自动履行。如果不自动履行仲裁裁决,权利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3、通知仲裁庭重新仲裁。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当事人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后,如果认为可以由仲裁庭重新仲裁的,可以通知仲裁庭在一定期限内撤销仲裁,并裁定中止撤销程序。仲裁庭拒绝重新仲裁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恢复撤销程序。

仲裁结果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不是当事人想撤销就能撤销的。在当事人提交撤销申请后,要经过法院的审核和重新认定,必要时还要重新走仲裁程序和相关流程。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法定原则,一旦生效就是最终判决,所以当事人务必重视有关裁定细节。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诉讼仲裁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仲裁相关

加载更多
遇到仲裁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