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子女抚养 > 起诉认定监护人,变更监护人的条件有什么?

起诉认定监护人,变更监护人的条件有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9 · 2209人看过
导读:去法院起诉变更监护人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监护人不具备监护资格,监护人的经济能力不适合承担监护人。另一个是监护人没有履行监护职责,给被监护人造成损失。变更监护人时,可以是具备监护资格的当事人协商确定。
起诉认定监护人,变更监护人的条件有什么?

一、起诉认定监护人,变更监护人的条件有什么?

1、监护人不具备监护资格。例如,监护人成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具备履行监护人的资格;或者,监护人的经济条件不适合担任监护人;

2、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将可能给被监护人造成损害的或者已给被监护人造成损害的;

3、申请变更监护人的,以书面或口头通知了被指定人的,应当认定指定成立。被指定人不服的,应当在接到通知的次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起诉的,按变更监护关系处理。

二、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怎么办?

由于祖父母、外祖父母对未成年孙子女、外孙子女负有抚养义务,是建立在未成年人的父母“无力抚养”的基础上的。因此,对于父母有能力抚养,而未尽到抚养义务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当然可以要求该未成年人的父母履行抚养义务。而且,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属于不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了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

民法典》规定的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或者单位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按照普通程序审理;要求变更监护关系的,按照特别程序审理;既要求承担民事责任,又要求变更监护关系的,分别审理。

三、变更监护人程序有哪些?

一般而言,如果监护人是由具备监护资格的当事人协商确定的,那么当事人可经过重新协商变更监护人;如果当事人对变更监护人协商不成的,可申请人民法院进行裁决。在指定监护的情况下,还要由原指定单位批准,当事人不能自行变更监护人。夫妻离婚后,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无权剥夺限制对方对子女的监护权,但抚养子女一方对孩子有犯罪行为、虐待行为或其他对子女明显不利的行为,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剥夺其监护权,确定由另一方单独负责监护。当监护人不适合继续作监护人时,经利害关系人或有关单位申请,人民法院可对该监护人进行撤换。

当遇到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监护人不具备监护资格时,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也可以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变更监护关系,这种情况需要走特别审理程序,因为既要承担民事责任,还要变更监护关系,需要分别审理。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子女抚养相关

  • 323次阅读
  •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夫妻离婚后,变更孩子监护人有3种情况:一是现有的监护人丧失了监护能力。二是监护人不履行监护权,即监护人有能力但不履行监护的职责。三是由于失去监护人。
    2024-02-24 825次阅读
  • 2023.03.09 78712次阅读
  • 20次阅读
  • 变更监护人可以协议变更,也可以诉讼变更。协议变更的可以签署变更协议,协商不成的,可以诉讼变更。选择诉讼变更的需要携带证据和起诉书到法院立案并交诉讼费,法院审查确定受理后根据情况会开庭审理,法院经调解,证据质证,法庭辩论等环节后裁定变更,一方拒不执行的,另一方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2024-03-03 980次阅读
  • 2023.03.07 62760次阅读
  • 325次阅读
  • 监护人可以变更。如果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履职不力的,对监护权存在争议的,有关当事人可以向被监护人所在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指定监护人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监护人被指定后,不得擅自变更。
    2024-02-20 963次阅读
  • 2023.03.11 2716次阅读
  • 467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子女抚养最新文章

遇到子女抚养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