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罪犯的缓刑期结束后怎么处理

罪犯的缓刑期结束后怎么处理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3 · 7960人看过
导读:缓刑期结束后一般情况下会宣告缓刑考验期满,并且原来的判罚可以不用执行,司法机关也会公开宣告。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也明确规定,如果在缓刑考验期内违反相关规定,会撤销缓刑并执行原判刑罚。
罪犯的缓刑期结束后怎么处理

一、罪犯的缓刑期结束后怎么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六条 【缓刑的考验及其积极后果】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第七十七条 【缓刑的撤销及其处理】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二、判缓刑的条件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二条 【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三、缓刑考验期是多久?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三条 【考验期限】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在缓刑考验期内违法犯罪或者违反相关禁令的,当时就会撤销缓刑决定,不会等到缓刑考验期结束以后再处理。罪犯在缓刑考验期内要遵守的这些规定,在执行缓刑时就会明确告知当事人。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刑事处罚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处罚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处罚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