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其他侵权 > 产品质量法中过错推定原则的规定是什么

产品质量法中过错推定原则的规定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19 · 3788人看过
导读:产品质量法当中规定的过错推定原则是如果销售者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也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供货者的情况下,那么销售商家就必须要承担赔偿责任,不过,产品质量法当中规定的赔偿原则其实不单是过错推定原则,要考虑的因素是比较多的。
产品质量法中过错推定原则的规定是什么

一、产品质量法过错推定原则的规定是什么?

产品质量法中过错推定原则的规定是销售者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也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供货者的,销售者应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产品质量法》第41条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以下简称他人财产)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生产者承担产品责任一般包括以下三个同时存在的条件:

(1)产品存在缺陷。侵权责任法中没有对缺陷产品作出定义性的规定,因此,实践中可以依据《产品质量法》第四十六条中有关缺陷的规定为依据判断是否为缺陷产品。具体如何运用这项规定判断产品是否存在缺陷,这要根据每个案件,每种产品的具体情况作出具体的分析判断。

(2)缺陷产品造成了受害人伤害的事实。

(3)缺陷产品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确认缺陷产品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通常有受害人证明损害是由使用或者消费缺陷产品造成的,要求生产者就缺陷不存在、或者缺陷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举证,如果生产者不能举证证明,则认定产品存在缺陷及缺陷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二、销售产品不合格如何处罚?

根据《产品质量法》的规定进行处罚。包括没收这些不合格商品,没收销售不合格商品的利润,并根据不合格商品的货值的倍数进行处罚。《产品质量法》的具体规定如下:第四十九条 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产品,下同)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条 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消费者来说,很多消费者在维权的过程当中当然是直接找买家的,但有的时候买家也是从生产厂家提货的,所以很多时候赔偿责任还要有生产厂家承担。但生产厂家如果能够证明产品检查的时候并不存在着这些缺陷的话,也可以不承担赔偿责任。

网站地图
律图网温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民法总则、侵权责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同时废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问题#点击这儿#进行查看!若需帮助可#咨询律图网律师#
延伸阅读:

更多#其他侵权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其他侵权最新文章

遇到其他侵权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