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诉讼管辖 > 诉讼撤销后诉讼时效中断吗

诉讼撤销后诉讼时效中断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7 · 2293人看过
导读:关于诉讼撤销后是否可以中断诉讼时效的这个问题在法律中没有统一的规定,正常情况下,诉讼活动不会被人民法院主动撤销的,诉讼撤销也是因为原告自己撤诉的,可以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应该是起诉,但撤诉视为当事人从未起诉,所以可能不能中断诉讼时效。
诉讼撤销后诉讼时效中断吗

一、诉讼撤销后诉讼时效中断吗?

对起诉后又撤诉是否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问题,实践中存在不同看法。

一种是肯定观点,理由是: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另一种是否定观点,理由是:根据法理和民诉法上“诉的撤回,视同未起诉”的诉讼规则,不发生诉讼时效中断。还有一种观点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原告起诉后,如法院已将民事诉状送达被告,则不论被告是否应诉,均发生诉讼时效中断;如法院尚未将民事诉状送达被告,原告就撤诉,因被告收到原告的要求,应视为原告未起诉,不发生诉讼时效中断。

二、民事诉讼时效是多久?

1、1年诉讼时效。身体收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毁损的。(民法通则136条)

2、3年诉讼时效。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环境保护法42条)

3、4年诉讼时效。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提出诉讼或仲裁的。(合同法129条)

4、最长诉讼时效。从权利受侵害之日起20年。(民法通则137条)

三、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

根据民法通则第140条的规定,中断诉讼时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诉讼(起诉)、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请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承诺)。这些事由区别于中止诉讼时效的事由,都是依当事人主观意志而实施的行为。诉讼时效的目的是促使权利人行使请求权,消除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稳定状态,从而诉讼时效进行的条件是权利人不行使权利,如果当事人通过实施这些行为,使权利义务关系重新明确,则诉讼时效已无继续计算的意义,当然应予以中断。

立法人员在制定法律制度时需要综合考虑我国国情,特别是民事法律关系,所以,也许法律制度中还有很多不太完善的地方,就类似于撤诉能否中断诉讼时效没有特别准确的规定。不过,现实生活中,在对方不履行应尽义务的情况下就主动撤诉的人也很少。

网站地图
律图网温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民法总则、侵权责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同时废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问题#点击这儿#进行查看!若需帮助可#咨询律图网律师#
延伸阅读:

更多#诉讼管辖相关

  • 322次阅读
  • 1、撤诉可以引导诉讼时效中断,对于诉讼时效中断的相关情况,我国法律上的规定是只要存在起诉、认诺、请求的情况就可以导致诉讼时效中断,这时可以对诉讼时效进行重新计算,并再次获得诉讼时效。 2、如果当事人通过实施这些行为,使权利义务关系重新明确,则诉讼时效已无继续计算的意义,当然应予以中断。
    2024-03-02 953次阅读
  • 2023.03.13 2323次阅读
  • 348次阅读
  • 1、撤诉可以引导诉讼时效中断,对于诉讼时效中断的相关情况,我国法律上的规定是只要存在起诉、认诺、请求的情况就可以导致诉讼时效中断,这时可以对诉讼时效进行重新计算,并再次获得诉讼时效。2、如果当事人通过实施这些行为,使权利义务关系重新明确,则诉讼时效已无继续计算的意义,当然应予以中断。
    2024-03-03 961次阅读
  • 2023.03.13 2586次阅读
  • 404次阅读
  • 债权转让后诉讼时效不中断,按照法律规定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有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等。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
    2024-02-24 1407次阅读
  • 2023.03.05 1709次阅读
  • 447次阅读
加载更多
遇到诉讼管辖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