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元讼律师事务所
左杰,天津元讼律师事务所主任,律所创始合伙人。左杰律师有14年的司法工作经历,2018年辞职后专职刑辩律师。自2020年执业以来承办的刑事案件多取得良好结果,如崔某某诈骗案,当事人羁押700余天后获得存疑不起诉。张某涉恶案件、刘某涉恶案件均成功“摘帽”,其中刘某一案中公安机关认定九起犯罪事实,经过辩护,最终法院仅认定三起犯罪事实。左杰律师团队现有成员四名,以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办案经验见长,团队秉承“专业、专注、专心”的职业理念,坚持专业精细化辩护的工作风格,主攻刑事案件,近两年团队成员办理的多起案件获得撤案、不起诉、缓刑的裁判结果,获得当事人的一致好评。
咨询该律师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哪些方面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构成要素包括:首先,本罪行所针对的核心对象实际上是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的保密性以及公民身份管理制度的完整性;其次,从客观角度来看,实施者会采取公开兜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或者在履行其职责或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所获取到的公民个人信息进行有偿转让的做法;再次,根据刑法的规定,这类不法行为的主观心态应当是故意为之;最后,任何自然人只要是达到承担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恶意动机的情况下都可能成为此项犯罪的实施者。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我国法律将大量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视为犯罪。关键标准包括:50条行踪轨迹等敏感信息构成犯罪;500条涉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信息;5000条以上各类信息。犯罪行为需用于犯罪、明知他人犯罪而提供、或违法所得超5000元等。主要构成要素包括:侵犯公民隐私权、违反法规、行为人有刑事责任能力、有获利动机。对于有前科者或其他严重情节,处罚更严厉。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构成要素包括:侵犯客体是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和身份信息管理秩序;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国家规定,将履行职责或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提供给他人;主观方面为故意;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当前的社会中,在就业、出行、购物等各种情形时,都是可能会遇到一些法律权益被他人侵害等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学习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面对这些法律问题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法律的方式来维权了。在本文内容中我们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怎么构成的进行了解答,希望能解答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