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析:
1.我国
未成年人盗窃立案标准和成年人基本相同,
盗窃公私财物价值1千-3千元、3万-10万元、30万-50万元以上,分别为“
数额较大”“
数额巨大”“
数额特别巨大”,达“数额较大”通常
立案。
2.已满16不满18周岁
未成年人,盗窃不超三次,达“数额较大”,但如实供述且退赃,有又聋又哑或盲人等情节,可认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定
犯罪。
3.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盗窃,不构成犯罪、不担
刑责,可能责令
监护人管教,必要时专门矫治教育。
案情回顾:小朱是一名十七岁的未成年人,他在一次商场闲逛时,趁人不备盗窃了价值两千五百元的商品。商场工作人员发现后
报警,警方将小朱抓获。小朱到案后如实供述了全部盗窃事实,并且其家人积极退还了被盗商品。此外,小朱是聋哑人。对于是否要认定小朱构成盗窃罪,存在争议。
案情分析:1、根据法律规定,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认定为“数额较大”,小朱盗窃价值两千五百元商品,达到了
立案标准。
2、但小朱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实施盗窃行为未超过三次,案发后如实供述全部盗窃事实并积极退赃,且他是聋哑人,符合“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情形,可认定其不构成犯罪。因此,小朱的盗窃行为可不认为是犯罪。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