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办案流程精选解答 > 民事诉讼法延期开庭的法定理由有哪些

民事诉讼法延期开庭的法定理由有哪些

时间:2025.07.29 标签: 诉讼仲裁 办案流程 阅读:995人
律师解析:
1.若必须到庭的人员有正当理由未到,像突发重病住院无法按时参加庭审,可延期开庭
2.当事人临时提回避申请,若开庭时发现审判人员等可能影响公正审判,法院审查期间可能延期。
3.若需通知新证人、调取新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补充调查,因庭审发现关键事实需新证据证明,可能延期。
4.存在其他应延期的情形,由法院依具体情况认定,如不可抗力致庭审无法正常进行。

案情回顾:

小朱起诉小胡合同纠纷一案开庭当日,小朱突发急性阑尾炎住院,无法按时参加庭审。同时,小胡在开庭时临时提出审判人员与小朱可能存在利害关系,申请该审判人员回避。此外,庭审中发现有一关键事实需要新的证人到庭作证。法院面对这些情况,决定延期开庭审理此案。

案情分析:

1、小朱突发急性阑尾炎住院,属于必须到庭的当事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情况,符合延期开庭的法定理由。
2、小胡临时提出审判人员回避申请,法院需要对该申请进行审查,在此期间可能导致庭审无法正常进行,这也是延期开庭的法定情形之一。
3、庭审中发现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作证,以证明关键事实,这属于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证据的情况,也满足延期开庭的条件。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