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办案流程精选解答 > 民事法庭延期审理有哪些情形

民事法庭延期审理有哪些情形

时间:2025.06.26 标签: 诉讼仲裁 办案流程 阅读:1010人
律师解析:
依据《民事诉讼法》,民事法庭在以下几种情形下会延期审理
1.必须到庭的人员因正当理由未到庭。
诉讼过程中,像当事人突发重病,身体状况不允许其参加庭审,就属于这种情况。
2.当事人临时申请回避。
在庭审时,若当事人发现某审判员与对方存在特殊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判,提出回避申请,法庭要审查该申请,这个过程会使审理延期。
3.需进行新的证据收集等工作。
比如案件的关键证人在外地,需要通知其来法庭作证;
或者某些证据需要重新鉴定、勘验,又或者有部分情况需要补充调查,这些工作的开展会导致审理推迟。
4.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
这是一个兜底条款,法庭会根据具体案件的实际情况来判断是否延期。
当出现以上任一情形时,法庭会依职权决定延期审理。
这样做的目的是保障诉讼程序公正、有序推进,让当事人能够充分行使自己的诉讼权利,从而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

案情回顾:

小朱起诉小李债务纠纷一案开庭当日,小朱突发重病无法到庭。同时,小朱的代理律师临时提出审判员小胡与小李关系密切,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申请小胡回避。并且,小朱一方发现关键证人小静在外地,需要通知其到庭作证。这一系列情况导致庭审无法正常进行,双方就是否延期审理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小朱突发重病无法到庭,属于必须到庭的当事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情形,符合延期审理条件。
2、小朱代理律师临时提出审判员小胡回避申请,法庭需审查处理,此情况可能致使延期审理。
3、案件需要通知外地的关键证人小静到庭作证,属于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的情况,也可作为延期审理的依据。法庭应依职权决定延期审理,保障诉讼程序公正有序。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 (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 (二)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 更多>>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